[发明专利]一种改性玉米芯生物炭基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4900.4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8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宋宁宁;王凯荣;宗海英;王芳丽;刘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代芳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炭 改性玉米芯 缓释复合肥 制备方法和应用 菌株培养物 黑曲霉 复合肥 化学肥料 肥料技术领域 土壤物理性状 植物营养元素 土壤生产力 土壤有机质 固定损失 缓慢释放 吸附能力 玉米种植 膨润土 重量份 挥发 吸附 增高 肥料 农作物 改良 土壤 吸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玉米芯生物炭基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肥料技术领域。改性玉米芯生物炭基缓释复合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5~23.7份改性玉米芯生物炭、71.3~82份化学肥料和5~8份膨润土;还包括1~6份黑曲霉H201菌株培养物。所复合肥不仅增加植物营养元素,还依赖生物炭和黑曲霉H201菌株培养物特殊结构对肥料养分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使被吸附的养分缓慢释放,减少其在土壤中的挥发、固定损失及淋失,增加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同时还能增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生产力,因此将所述复合肥在农作物特别是玉米种植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玉米芯生物炭基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土壤中的常量营养元素氮、磷、钾通常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需要施用含氮、磷、钾的化肥来补足。常见的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具有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的特点,但是某些肥料有酸碱反应,同时一般不含有机质,无改土培肥的作用。
传统化学肥料的氮肥由于挥发、淋失和土壤固定等因素的影响,利用率一直不高,氮肥当季利用率只有30%~40%,磷肥当季利用率只有10%~20%左右;微量元素利用率更低,且施入当季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肥料利用率不高,不但影响农作物增产增质,降低经济效益,还可能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玉米芯生物炭基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改性玉米芯生物炭基缓释肥具有降低肥料养分淋失,延长肥料养分的有效期,维持土壤养分浓度,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玉米芯生物炭基缓释复合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5~23.7份改性玉米芯生物炭、71.3~82份化学肥料和5~8份膨润土;
所述改性玉米芯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玉米芯渣粉和氧化石墨烯混合,得到混合料;
2)将所述混合料依次在90~110℃烧制55~65min,在290~310℃烧制1.8~2.2h和在490~510℃烧制2.5~3.5h,得到生物炭原材料;
3)将所述生物炭原材料粉碎,过筛,得到生物炭颗粒;
4)将所述生物炭颗粒和FeCl3溶液,混合,58~62℃静置,去除水分,250~350℃热处理1.5~2h,得改性玉米芯生物炭。
优选的,所述玉米芯渣粉和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200:1。
优选的,所述混合料依次在100℃烧制60min,在300℃烧制2h 和在500℃烧制3h。
优选的,所述FeCl3溶液体积和生物炭颗粒的质量比为10~15ml: 1g;所述FeCl3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05mol/L。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0~20份改性玉米芯生物炭、 75~80份化学肥料和6~7份膨润土。
优选的,所述化学肥料中各组分占所述缓释复合肥质量百分浓度如下:尿素35.0%~40.2%、过磷酸铵19.6%~21.8%、氯化钾16.7%~ 20.0%。
优选的,以改性玉米芯生物炭的重量份为基准,还包括1~6份黑曲霉H201菌株培养物;所述黑曲霉H201菌株的保藏编号为 CGMCCNo.3.17612。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缓释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改性玉米芯生物炭、化学肥料和膨润土混合,得到混合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49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