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顺性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4832.1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5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A.罗伯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德里奇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9/00 | 分类号: | B64D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晨;傅永霄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支承结构 轮轴 柔顺性 动力驱动单元 电机驱动 水平动力 旋转轴线 航空器 就位 法向 三维 容纳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柔顺性轮胎。本文公开了一种航空器的动力驱动单元系统。所述系统可以包括支承结构、构造成在物体上提供水平动力的多个受电机驱动的轮胎、和轮胎的轮轴。轮胎的轮轴可以由支承结构保持。物体可以相对于静态的支承结构移动。轮胎的轮轴的位置可以相对于容纳轮轴的支承结构刚性地固定就位。轮胎对物体的法向作用力可以通过轮胎的柔顺性生成。轮胎的轮轴可以由支承结构保持。轮轴的旋转轴线可以相对于支承结构处于大致静态的三维平面中。
本申请是2015年3月10日提交的、名称为“柔顺性轮胎”、申请号为201510103611.3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轮胎(或滚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构造成在载荷下发生受控挠曲的轮胎。
背景技术
通常,大型航空器采用动力式货物装载系统,其包括多个动力驱动单元(PDU)50,以协助将货物和设备装载到航空器中(见图1)。一列和/或一系列PDU 50可以用于协助所需尺寸的容器和托板向下从航空器的前部向尾部以及从尾部向前部(例如,从航空器的本体向下)行进,通常到航空器的主货舱和下层货舱。常规上,PDU 50包括用以向集装器(ULD)提供动力的轮胎10以及用以在PDU 50与其支承结构30之间提供升降的单独的机械升降系统20。轮胎10可以是包覆模制到大直径刚性轮毂上的一薄层摩擦材料。希望的是减少这些以及其它类似系统内的零部件数量和潜在失效点。
发明内容
在多个实施例中,本文公开了一种轮胎,其包括:包括外径接触表面的弹性体材料层;和联接至弹性体材料层的轮毂。联接至轮毂的轮轴相对于容纳轮胎的静态支承结构是固定的。弹性体材料层可以被设计成实现所选/所需的弹簧常数。
根据多个实施例,本文公开了航空器的动力驱动单元系统。所述系统可以包括支承结构、构造成在物体上提供水平动力的多个受电机驱动的轮胎。轮胎的轮轴可以由支承结构保持。物体可以相对于静态的支承结构移动。轮胎的轮轴的位置可以相对于容纳轮轴的支承结构刚性地固定就位。轮胎的轮轴可以由支承结构保持。轮轴的旋转轴线可以相对于支承结构处于大致静态的三维平面中。
在多个实施例中,本文公开了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在使用时被容纳在静态支承结构中并且在接触所述轮胎的物体上提供水平力,所述轮胎包括:弹性体材料层,其包括外径周向接触表面,其中,所述弹性体材料层具有选择的弹簧常数;轮毂,其联接至所述弹性体材料层;和轮轴,其联接至所述轮毂,所述轮轴相对于容纳所述轮胎的所述静态支承结构是固定的,其中,所述轮胎包括缝槽,所述缝槽横跨所述轮胎的整个宽度,从而形成一系列连续的贯通通道,所述缝槽被构造成沿由接触所述外径周向接触表面的所述物体提供的作用力方向变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缝槽以同心层的形式在所述轮胎上周向均等地间隔,使得在所述轮胎的每个角位置和不同半径处存在多于一个孔。在多个实施例中,本文公开了一种航空器的动力驱动单元系统,其包括支承结构、轮轴和受电机驱动的轮胎,所述支承结构被构造成保持所述受电机驱动的轮胎的所述轮轴,所述受电机驱动的轮胎是上面所述的轮胎。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主题在说明书的总结部分中特别地指出和明确地要求权利。然而,通过参考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书,在结合附图考虑时,可以最佳地获得对本公开的更全面的理解,附图中相似附图标记表示相似元件。
图1示出了常规动力驱动单元的等距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动力驱动单元的柔顺性轮胎的等距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2所示柔顺性轮胎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2和3所示柔顺性轮胎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2-4所示柔顺性轮胎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包括第一弹性体材料层和第二弹性体材料层的柔顺性轮胎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德里奇公司,未经古德里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4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