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光动力学治疗乳腺癌的药物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4305.0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5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云;许川山;梁荣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物组合物 紫红素 乳腺癌 光动力学治疗 乳腺癌细胞 医药技术领域 活性氧物质 皮肤穿透性 乳腺癌治疗 药物活性剂 单位剂量 乳腺肿瘤 光敏剂 可接受 内质网 线粒体 新手段 波长 病灶 凋亡 微创 光源 治疗 光照 照射 激发 |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动力学治疗乳腺癌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单位剂量的紫红素18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药物组合物并通过光照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利用紫红素18这种低毒、高效的光敏剂作为药物活性剂,且本发明的治疗方法采用630‑700nm波长的光,具有较好的皮肤穿透性。乳腺癌患者服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后,紫红素18到达乳腺肿瘤病灶,在光源的照射下,紫红素18受到激发产生活性氧物质,破坏乳腺癌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内质网,使乳腺癌细胞凋亡。因此,本发明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一种微创、低毒、高效的光动力学治疗新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动力学治疗乳腺癌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女性主要癌症之一,对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造成严重影响。传统的乳腺癌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但是传统的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手术最先应用到乳腺癌治疗中,但是创伤性较大,并且影响外观。放疗是局部治疗的一种方法,容易引起疲劳、皮肤损伤、恶心和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化疗是系统治疗的方法,化疗的副作用主要包括脱发、恶心、疲劳和免疫力下降等。这些问题迫使人们寻找新型治疗乳腺癌的方法。
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在光动力学治疗中,一定波长的光活化光敏药物可以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主要包括单线态氧、氧自由基或过氧化物。这些活性氧物质的蓄积可以破坏肿瘤细胞内的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和细胞核膜等细胞器,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不可逆损伤。相对于传统治疗手段,光动力学治疗是一种相对微创、低毒的极具前景的抗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紫红素18通过光动力学治疗乳腺癌的新手段,以避免现有的乳腺癌治疗方法的明显副作用。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光动力学治疗乳腺癌的药物组合物来实现上述目的。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光动力学治疗乳腺癌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含单位剂量的紫红素18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紫红素18的分子式为C33H32N4O5,分子量为564.64,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
紫红素18是一种光敏活性强的光敏药物一种低毒、高效的光敏剂,在可见光区域最大光吸收波长位于670nm,在光照下可产生单线态氧、氧自由基或过氧化物之类的活性氧物质,能够破坏乳腺癌细胞结构和功能,尤其是乳腺癌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杀死乳腺癌细胞。因此,紫红素18是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药物活性剂。
本文所用的术语“单位剂量”是指该药物组合物单次施用的无毒剂量。单位剂量通常为0-1μM,优选地为0.25-0.75μM,更优选0.5μM。
药物可接受的载体用于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配制成适合于施用的剂型。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剂型通常采用口服制剂或者注射制剂。
对于口服制剂,药物可接受的载体为药物可接受的赋形剂,如黏合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这是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公知的。口服制剂通常为片剂或胶囊剂的形式,在一片片剂或一粒胶囊剂中包含单位剂量的该药物组合物。
对于注射制剂,药物可接受的载体为药物可接受的注射用液,通常注射用水,这是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公知的。在一剂注射制剂中包含单位剂量的该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乳腺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乳腺癌患者施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并对乳腺进行光照处理。
向乳腺癌患者施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包括让乳腺癌患者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口服片剂或胶囊,或者对乳腺癌患者注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注射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4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