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式远程遥控光电探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4204.3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符佳;吕波;李颖颖;张洪明;王福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T7/00 | 分类号: | G01T7/00;G01T1/1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张果果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远程 遥控 光电 探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式远程遥控光电探测系统,所述的光电探测模块包括有处于真空环境中的屏蔽壳以及安装在屏蔽壳一端的微型快门和安装在屏蔽门内部的光电探测器、模数转化模块、嵌入式控制系统和无线收发模块一。本发明采用无线感应电源与无线通讯模块替换现有的信号电缆传输信号的工作模式,仅需一个小的信号窗口,即可完成测量信号的数字化传输,大幅度的减少窗口空间的占用;信号的采集、放大、模数转化实现高度集成,体积缩小,功耗降低;统一的屏蔽壳能实现高质量的屏蔽,增强测量信号的信噪比;小型化的内置式模块能方便选择最佳的观测角度进行安装,还可安装于隐蔽,狭小的空间,提供特殊位置的测量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传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式远程遥控光电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磁约束聚变研究中,高温等离子体被强磁场约束在内真空室腔室中,常应用等离子体辐射光谱进行等离子体参数的测量。各类观测系统的测量波段覆盖了真空紫外,软X射线及硬X射线波段,相关探测器的结构、功能原理也差异巨大,安装方式,观测位置不尽相同;尽管如此,这些探测器都可归属于固体光电探测器,且大多安装在装置井管靠近等离子体的区域。由于探测器需工作在真空环境中,电信号的引出需借助于真空穿墙法兰,再通过信号电缆把信号传递至实验室,经过放大,模数转换,最终上传服务器以供后续分析与研究。由穿墙法兰,信号线,后端放大器构成的复杂,开放式信号传输与采集系统,极易受到等离子体放电,高压电源,辅助加热等强电磁设备的干扰;复杂的屏蔽,接地也给干扰及异常信号的排查带来极大的不便。除此之外,庞大的安装井管,前置保护shutter不仅占用了宝贵的窗口资源,也带来了真空泄露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封闭真空腔室中,内置微型光电探测器的智能控制与数据传输解决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置式远程遥控光电探测系统,包括有光电探测模块、近场无线传递模块和远程控制模块,所述的光电探测模块安装于真空环境中,光电探测模块包括有屏蔽壳以及安装在屏蔽壳一端的微型快门和安装在屏蔽门内部的光电探测器、模数转化模块、嵌入式控制系统和无线收发模块一,所述的近场无线传递模块包括有真空法兰以及安装在真空法兰上的信号窗口和无线感应电源,所述的远程控制模块包括有无线收发模块二和上位机,所述的微型快门的控制端与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光电探测器的输出端与模数转化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模数转化模块的输出端与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嵌入式控制系统还与无线收发模块一连接,无线收发模块一的无线信号依次通过信号窗口、无线收发模块二传递至所述的上位机,所述的无线感应电源给光电探测模块供电;当上位机接收到工作指令后,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二转化为无线信号,无线信号穿透信号窗口被无线收发模块一接收,处于待机状态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无线收发模块一发送的工作指令后,开启微型快门,由光电探测器接收辐射信号,通过模数转化模块获得数字信号存储至嵌入式控制系统,数字信号依次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一、信号窗口、无线收发模块二传递至上位机,由上位机完成存储;一个采集工作周期完成后,嵌入式控制系统关闭微型快门、转入待机状态,等待接受下一个工作指令。
所述的近场无线传递模块还包括有散热器,散热器给光电探测模块散热。
所述的真空法兰的密封形式为刀口密封或者橡胶圈密封或者金属丝密封,将光电探测模块隔离在真空环境中。
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一和无线收发模块二均为无线WiFi模块或者3G、4G、5G移动通讯模块或者LiFi模块或者光纤通讯模块。
所述的光电探测器为固体探测器,具体为APD探测器或者光电倍增管或者热电偶或者热释电探测器。
所述的信号窗口为可穿透无线通讯载波电磁波的真空窗口,是由陶瓷或者玻璃或者聚四氟乙烯或者树脂材料制成的。
所述的微型快门为电磁快门或者超声波快门,由嵌入式控制系统控制其开启或者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42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