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α-环氧土木香内酯在抗多药耐药肿瘤方面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93822.6 | 申请日: | 2019-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1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钢;谢春锋;郭晗;杨文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1/365 | 分类号: | A61K31/365;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土木 内酯 抗多药 耐药 肿瘤 方面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桉烷内酯化合物5α‑环氧土木香内酯(5α‑epoxyalantolactone)的一种新用途,具体为在抗多药耐药性肿瘤细胞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中5α‑环氧土木香内酯不仅具有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而且对多药耐药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杀伤作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5α‑环氧土木香内酯对人多药耐药性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并且可以增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增强药物疗效,有望开发为新型的特异性针对多药耐药肿瘤的逆转剂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中药有效成分 中提取对多药耐药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新化合物的方法,属于天然产物药理活性和分离与提纯天然原料药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该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类第二大杀手。随着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的改变,在不良的外部环境和一些不利因素作用下,肿瘤的发病率正在逐步上升。肿瘤细胞中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的存在被认为是癌症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中,产生多药耐药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肿瘤细胞内ABC转运蛋白的高表达,转运蛋白将药物排出细胞从而降低胞内抗癌药物的有效浓度,并且使癌细胞对多种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是限制癌症化学疗法有效性的重大障碍。
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中草药具有成本低、毒性低、靶点多的优点,从植物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热点。世界上从高等植物中筛选出的抗癌活性成分己达万种,另外动物、海洋生物中也存在有大量的抗癌活性成分,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大量的研究工作证明天然植物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非常多,所以筛选天然抗肿瘤药倍受人们重视。从天然药物中研制开发新的抗癌药物具有广阔前景。
我们首次发现,本发明中的桉烷内酯化合物5α-环氧土木香内酯(5α-epoxyalantolactone, JWR3-1-6)能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肿瘤细胞,特别是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的生长,并且体外实验显示出其具有较强的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活性,为寻找新的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该化合物从菊科植物大花金挖耳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而得,其分离纯化步骤参见文献:Xie C,Sun L,Meng L,Wang M,Xu J,Bartlam M,Guo Y.Sesquiterpenes fromCarpesium macrocephalum inhibit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 formation anddimorphism.Bioorg Med Chem Lett,2015,25(22):5409-5411.该化合物亦分布于土木香和藏木香等植物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了桉烷内酯化合物5α-环氧土木香内酯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特异性杀伤多药耐药性肿瘤细胞方面的应用,以满足临床治疗多药耐药肿瘤性疾病的需要。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桉烷内酯化合物5α-环氧土木香内酯在制备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中的新用途。
本发明更进一步公开了桉烷内酯化合物5α-环氧土木香内酯在制备特异性杀伤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的药物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式(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桉烷内酯化合物5α-环氧土木香内酯在制备抗恶性肿瘤药物方面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桉烷内酯化合物5α-环氧土木香内酯的结构式;
图2为桉烷内酯化合物5α-环氧土木香内酯(JWR3-1-6)对P-gp转运蛋白外排功能的影响实验图;
图3为桉烷内酯化合物5α-环氧土木香内酯对MRP转运蛋白外排功能的影响实验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38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