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梅毒螺旋体DNA疫苗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3676.7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5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吴移谋;郑康;徐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02 | 分类号: | A61K39/02;A61K39/39;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猛;赵青朵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梅毒螺旋体 鞭毛蛋白 编码基因 免疫保护效果 免疫技术 真核质粒 重组质粒 修饰 应用 诱导 疫苗 体内 扩散 表现 | ||
本发明涉及免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梅毒螺旋体DNA疫苗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梅毒螺旋体DNA疫苗为包含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FlaB3编码基因的真核质粒。本发明以插入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FlaB3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一种新型的DNA疫苗,其能够诱导Th‑1型免疫反应,抑制梅毒螺旋体在体内的扩散,在此基础上经过CpG修饰的疫苗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免疫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梅毒螺旋体DNA疫苗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目前,其仍然是一种全球流行的疾病,估计全世界有3600万例病例。近年来,男男同性恋者的梅毒发病率急剧上升。先天性梅毒感染的发病率也在上升,全世界每年估计有136万孕妇感染,其中约520,000例导致流产或死产等。此外,梅毒还增加了感染HIV的风险。尽管梅毒螺旋体对青霉素治疗依然敏感,但全球梅毒患病率却依然增加,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梅毒疫苗作为全球消除梅毒的传统筛查和治疗方法的补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梅毒螺旋体DNA疫苗及其应用,使得所述疫苗能够诱导Th-1型免疫反应,抑制梅毒螺旋体在体内的扩散,可应用到相关疫苗的制备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梅毒螺旋体DNA疫苗,其为包含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FlaB3编码基因的真核质粒。作为优选,所述真核质粒为市售的pcDNA3质粒。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包含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FlaB3编码基因的pcDNA3质粒;其中,所述FlaB3编码基因插入到PCMV序列和BGH pA序列之间。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对上述包含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FlaB3编码基因的真核质粒进行了CpG修饰,即在质粒中插入单个或两个以上拷贝的CpG核苷酸序列。
此外,上述CpG修饰也可理解为所述DNA疫苗除包含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FlaB3编码基因的真核质粒作为组分外,还包括CpG核苷酸序列作为另一组份。
作为优选,所述单个或两个以上拷贝的CpG核苷酸序列插入到FlaB3编码基因上游。更为具体地,当真核质粒为pcDNA3时,所述单个或两个以上拷贝的CpG核苷酸序列通过酶切位点插入到PCMV序列和FlaB3编码基因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单个或两个以上拷贝的CpG核苷酸序列的5’端设置有起始密码子,比如ATG。当CpG序列的拷贝数为两个以上时,所述两个以上拷贝的CpG核苷酸序列直接通过3’和5’端连接;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CpG核苷酸序列的拷贝数为2。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CpG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同时,本发明还具体提供了一种进行CpG修饰的序列,其组成形式为酶切位点+起始密码子ATG+两个拷贝的CpG序列+酶切位点,其中的酶切位点可根据真核质粒的选择而确定,比如选择pcDNA3质粒时,酶切位点为BamH1位点。
本发明在梅毒螺旋体模型小鼠中评估了上述未经修饰的质粒DNA(pcDNA3/FlaB3)和经CpG修饰的质粒DNA(pcDNA3/CpG-FlaB3)抑制梅毒螺旋体的保护性。脾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析表明,两者均可引起Th1型细胞免疫,其中CpG修饰的质粒DNA可引起某些体液抗体和鞭毛蛋白特异性脾细胞增殖。此外,通过检测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NF-α表明,两者均可引起先天免疫应答,但CpG修饰的质粒DNA可引起更有效的先天免疫应答。
同时,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睾丸和脑中检测到的细菌器官负荷以及免疫小鼠细胞因子谱的变化表明,受刺激的免疫细胞能够抑制苍白球菌接种到远端感染部位,这可能是诱导Th-1型免疫反应的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和鼠淋巴结转染实验表明,用经CpG修饰的质粒DNA免疫的小鼠显示出相对未经修饰的质粒DNA更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3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