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双层箱体组合冷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92873.7 | 申请日: | 2019-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0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马进;岳治强;刘海波;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集冷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苗青盛;吴欢燕 |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双层 箱体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制冷装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双层箱体组合冷箱,包括上层箱体和下层箱体。上层箱体的底部为敞口,下层箱体的顶部为敞口,上层箱体位于下层箱体上方且上层箱体和下层箱体拼接形成一个封闭空间。还包括连接于封闭空间的末端模块,末端模块包括用于调控封闭空间温度的制冷单元。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双层箱体组合冷箱,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拆装简便且能根据需求灵活调整冷箱的制冷规模和功能,解决了现有的冷库功能单一、高成本、长施工周期和现有的冷藏集装箱冷箱不符合冷库行业标准、不满足长期储存类冷库的使用需求、单位占地面积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化双层箱体组合冷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库一般采用传统土建或钢结构,属于建筑范畴,建造过程手续繁琐,一旦建成规模和功能难以根据多变的市场需求而调整,灵活性差,投资风险大,改造成本高。而利用现有的冷藏集装箱进行简单的单层拼接而成的冷箱,在冷冻冷藏行业应用时,其内部高度方向最多仅能达到一层集装箱的内部高度(2.5-3m),单位占地面积空间利用率低,不符合冷库标准且不能满足长期储存类冷库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拆装简便,同时单位占地面积空间利用率高,能够达到冷库标准且满足长期储存类冷库使用需求的冷箱。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双层箱体组合冷箱,包括上层箱体和下层箱体;所述上层箱体的底部为敞口,所述下层箱体的顶部为敞口,所述上层箱体位于所述下层箱体上方且所述上层箱体和所述下层箱体拼接形成一个封闭空间;
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封闭空间的末端模块,所述末端模块包括用于调控所述封闭空间温度的制冷单元。
其中,所述上层箱体包括两个第一上层模块,两个所述第一上层模块相连构成底部敞口的区域;所述下层箱体包括两个第一下层模块,两个所述第一下层模块相连构成顶部敞口的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上层模块包括第一顶板、一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一端面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顶板的一个长边相连接,所述第一顶板两个相对的短边均连接有所述第一端面板;
所述第一下层模块包括第二底板、一个第二侧板和两个第二端面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个长边相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两个相对的短边均连接有所述第二端面板。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上层模块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上层模块,两个所述第一下层模块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下层模块。
其中,所述第二上层模块包括第三顶板和两个第三端面板,所述第三顶板两个相对的短边均连接有所述第三端面板;
所述第二下层模块包括第四底板和两个第四端面板,所述第四底板两个相对的短边均连接有所述第四端面板。
其中,其中一个所述第四端面板包括冷藏门或保温门,另一个所述第四端面板包括保温板或接口板,所述接口板用于连接所述末端模块。
其中,所述上层箱体包括四个第三上层模块,四个所述第三上层模块分别设于所述上层箱体的四个角部,四个所述第三上层模块相连接构成底部敞口的区域;所述第三上层模块包括第五顶板、一个第五侧板和一个第五端面板,所述第五侧板与所述第五顶板的一个长边相连接,所述第五端面板与所述第五顶板的一个短边相连接;
所述下层箱体包括四个第三下层模块,四个所述第三下层模块分别设于所述下层箱体的四个角部,四个所述第三下层模块相连接构成顶部敞口的区域;所述第三下层模块包括第六底板、一个第六侧板和一个第六端面板;所述第六侧板与所述第六底板的一个长边相连接,所述第六端面板与所述第六底板的一个短边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集冷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集冷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28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