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压电感应技术的弯道速度测算指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2230.2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5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任轩瑶;邹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G08G1/02;G08G1/042;G08G1/01;G01P3/5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郭颖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压电 感应 技术 弯道 速度 测算 指示器 | ||
基于压电感应技术的弯道速度测算指示器,涉及一种车辆测试技术。解决在弯道设置广角镜增加驾驶员视野的方法存在的缺陷。所述指示器包括两条压电感应带、计算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压电感应带,用于感应所在道路的行驶车辆的车辆感应信息、并将该车辆感应信息发送给计算模块;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每条压电感应带发送的车辆感应信息计算获得相应车辆的车辆信息,并进一步算获得每条压电感应带所在车道的最大安全速度,并将该最大安全速度发送给显示模块;显示模块,有两个显示屏,分别用于显示两条压电感应带对应的最大安全速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在交通道路弯道提示驾驶员安全驾驶的方式,提示方式更直观,适用于设置在各种机动车弯道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测试技术,属于车辆测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道路安全管理中,在弯道的位置,如果存在有体积较大的物体挡住道路转弯车辆驾驶员的视野时,例如盘山公路、停车场盘路等地点,采取的措施是置凸面镜,又名广角镜,实现扩大驾驶员视野的功能。当驾驶员行驶至这种弯道附近、准备转弯之前,能够通过该广角镜了解道路另一端的情况,进而及早发现弯道对面车辆,避免发生与迎头过来的车辆刮擦、相撞等功能,最终实现减少由于障碍物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上述广角镜大多是采用PC材质的凸面反光镜,耐冲击、巩固、耐久性强且有防碎裂性能;除此以外,大多广角镜上都装有镜罩,用以减少日晒雨淋对镜面的腐蚀;再有,镜子反面多采用玻璃钢制造,避免了金属材料易生锈、被盗的可能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广角镜也有缺陷,主要有:
1、在晴天的时候,镜面对太阳光的反射有时候会对驾驶员造成的不适感,从而增大了转角的不安全性。
2、广角镜是一种凸面镜,其反射出来的物体都是变形的,对于这种变形的物体影响会使得没有经验的驾驶员无法准确地判断来车的大小、距离以及速度,进而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在弯道设置广角镜增加驾驶员视野的方法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压电感应技术的弯道速度测算指示器包括两条压电感应带、计算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
压电感应带,用于感应所在道路的行驶车辆的车辆感应信息、并将该车辆感应信息发送给计算模块;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每条压电感应带发送的车辆感应信息计算获得相应车辆的车辆信息,并进一步算获得每条压电感应带所在车道的最大安全速度,并将该最大安全速度发送给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有两个显示屏,分别用于显示两条压电感应带对应的最大安全速度。较佳的,所述显示屏为LED显示屏或LCD显示屏。
本发明所述的弯道速度测算指示器在弯道处的布置情况为:将两条压电感应带分别埋设对向行驶的两个行车道的进入弯道的入口处路面下,且所述压电感应带的宽度与所在行车道的宽度相应。显示模块固定在弯道转弯的外半径一侧的路边,即:现有的广角镜的位置,然后显示模块的两块显示屏分别朝向两条车道的车辆行驶方向。
在实际应用中,当任意一条车道上有车辆行驶即将进入弯道时,位于该条车道上的压电感应带检测获得该车辆的相关信息,计算模块通过该信息计算获得对向车辆行驶的最大安全速度,显示模块中朝向该条车道的显示屏显示该最大安全速度,该车辆的驾驶员看到该最大安全速度,控制车辆速度在该最大安全速度之下行驶通过弯道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压电感应带由多条相互平行的压电感应陶瓷条组成,在实际应用中该压电感应陶瓷条与所在道路的行车方向相平行。该压电感应带设置在路面下,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正压电效应的原理:当有车辆行驶压过该压电感应带时,压电感应陶瓷条在车辆的重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其两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且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大小成正比,从而检测到有车辆通过,并能够测量出所通过车辆的质量和行驶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2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箱内胆吸塑成形模具结构及成形工艺
- 下一篇:压力表检定装置及检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