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索桁架的柔性光伏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1645.8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1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平;翁晓军;张凡;刘汉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00 | 分类号: | H02S20/00;F24S25/6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谢一平;曾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安装 桁架 承重索 立柱 光伏系统 光伏支架 纵梁 连接杆连接 端部连接 刚性撑杆 光伏组件 横向设置 抗风能力 相邻立柱 阵列平面 纵向设置 条组件 同一列 垂直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索桁架的柔性光伏支架,包括:两列纵向设置的立柱,同一列立柱中相邻立柱之间连接纵梁,还包括横向设置的组件安装索,组件安装索位于两列立柱之间,组件安装索的端部连接纵梁,组件安装索包括上索和下索;还包括:承重索;承重索位于组件安装索的下方;承重索的延伸方向与组件安装索相同或者垂直;在光伏组件的安装位置下方,组件安装索与承重索之间、上索和下索之间均采用刚性撑杆连接,形成三角索桁架;在纵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三角索桁架上的相邻两条组件安装索之间采用连接杆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的光伏系统阵列平面挠度过大、抗风能力差的问题,能够极大地提高光伏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索桁架的柔性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用于支撑太阳能面板(也称光伏组件)的支架。传统的光伏支架为刚性支架,一般包括立柱和檩条,光伏组件按阵列安装排列于刚性的檩条上。
柔性光伏支架方案是将刚性的檩条改为钢绞线的方式,形成柔性的索结构,将光伏组件直接安装于两条组件安装索上。且两条组件安装索位于不同平面,分别称为上索和下索,使光伏组件在安装后形成一定的倾角,以更好地接收太阳光照。由于柔性支架是采用两固定点之间张拉预应力索的方式,两固定点采用钢性基础提供反作用力,因此可实现大跨度安装。这种设计可以规避山地起伏、植被较高等不利的地理因素,拓宽了光伏系统的安装范围。同时,柔性支架相对于刚性支架的安装成本更低。现有的典型柔性光伏支架方案如图1所示。
现有的柔性光伏支架由于完全由两条组件安装索来承受光伏组件的重力,再加上组件安装索的自重、风压、雪压等因素影响,使得整个系统的阵列平面挠度过大、抗风能力差。目前,一般采用对上索施加更大的预应力的方式来解决该问题。而这种增大预应力的方式又极大地增加了边锚系统的成本,不仅整体上降低了支架寿命,而且稳定性的改善效果并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索桁架的柔性光伏支架,能够解决现有的光伏系统阵列平面挠度过大、抗风能力差的问题,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光伏系统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索桁架的柔性光伏支架,包括:两列纵向设置的立柱,同一列立柱中相邻立柱之间连接纵梁,还包括横向设置的组件安装索,所述组件安装索位于两列立柱之间,组件安装索的端部连接纵梁,组件安装索包括上索和下索;还包括:承重索;所述承重索位于所述组件安装索的下方;所述承重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组件安装索相同,或者,所述承重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组件安装索垂直;在光伏组件的安装位置下方,所述组件安装索与所述承重索之间、所述上索和下索之间均采用撑杆连接,形成三角索桁架;所述撑杆为刚性撑杆;在纵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三角索桁架上的相邻两条组件安装索之间采用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地,在纵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三角索桁架上的承重索之间采用所述连接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为刚性连接杆。
优选地,当所述承重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组件安装索相同时,所述承重索两端连接于所述纵梁。
进一步地,所述三角索桁架与水平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组件安装索和所述承重索均为钢绞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索桁架的柔性光伏支架,在组件安装索下方设置了承重索、形成于组件安装索与承重索之间的三角索桁架,使得光伏组件竖向载荷能够通过三角索桁架的刚性撑杆传递给承重索,从而能够解决现有的光伏系统阵列平面挠度过大、抗风能力差的问题。同时,在纵向方向上(即与组件安装索垂直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三角索桁架上的相邻两条组件安装索之间采用连接杆连接;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三角索桁架上的承重索之间也采用连接杆连接,使整个三角索桁架系统不再为动平衡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光伏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16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