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吊式轨道运输装置的行走及转向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91501.2 | 申请日: | 2019-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5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孔凌嘉;王文中;赵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1B3/02 | 分类号: | B61B3/02;B61F5/38;B61F5/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后轮 运输装置 轮轴 立轴 悬吊式轨道 转向机构 挂架 前轮 转弯 负重 驱动轮 轨道 电机驱动 驱动系统 行走动力 行走机构 支架刚性 轴承铰接 对滚轮 上边缘 通过性 下边缘 轴承座 固连 减小 转动 行驶 | ||
1.一种悬吊式轨道运输装置的行走及转向机构,行走机构中共有三对滚轮沿悬吊式轨道行驶:一对为前轮(31、32),一对为后轮(41、42),一对为由电机驱动提供行走动力的驱动轮(51、52)。后轮(41、42)的轮轴(62)及驱动轮(51、52)的轮轴(63)均与驱动系统支架(111)刚性连接。前轮(31、32)与后轮(41、42)的轮轴(61、62)上分别固连一根立轴(81、82),负重挂架(7)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座(91、92)与轴承(101、102、103、104)铰接在两根立轴(81、82)上。负重挂架(7)的上边缘位于轨道下边缘的下方。当运输装置需要沿轨道转弯时,负重挂架(7)可以相对两立轴(81、82)转动,从而可以使前轮(31、32)与后轮(41、42)的轮轴(61、62)之间产生相对转动来适应轨道的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悬吊式轨道运输装置的行走及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行走机构中共有三对滚轮沿悬吊式轨道行驶:一对为前轮(31、32),一对为后轮(41、42),一对为由电机驱动提供行走动力的驱动轮(51、52)。
3.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悬吊式轨道运输装置的行走及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后轮(41、42)的轮轴(62)及驱动轮(51、52)的轮轴(63)均与驱动系统支架(111)刚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悬吊式轨道运输装置的行走及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轮(31、32)与后轮(41、42)的轮轴(61、62)上分别固连一根立轴(81、82)。
5.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悬吊式轨道运输装置的行走及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负重挂架(7)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座(91、92)与轴承(101、102、103、104)铰接在两根立轴(81、8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悬吊式轨道运输装置的行走及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负重挂架(7)的上边缘位于轨道下边缘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悬吊式轨道运输装置的行走及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当运输装置需要沿轨道转弯时,负重挂架(7)可以相对两立轴(81、82)转动,从而可以使前轮(31、32)与后轮(41、42)的轮轴(61、62)之间产生相对转动来适应轨道的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1~7一种悬吊式轨道运输装置的行走及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当行走机构不采用电动方式时,可以将驱动轮(51、52)及驱动系统支架(111)取消。
9.根据权利要求1~7一种悬吊式轨道运输装置的行走及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适用的悬吊式轨道形式可以是双L面对面型(121、122)(外侧边导向轨道),也可以是双L背对背型(131、132)(内侧边导向轨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一种悬吊式轨道运输装置的行走及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双L型轨道(121、122,131、132)结构可以是分体的,也可以是一体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15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