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0771.1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3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丁小梁;王海生;刘英明;董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姜春咸;陈源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还包括:驱动模块,用于为各像素提供驱动电压,以驱动各像素发光;亮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每个像素的实际亮度;补偿规则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像素在补偿阶段的各帧画面中的实际亮度与相应的目标亮度之间的差异,确定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电压补偿规则;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电压补偿规则及待显示的目标亮度,对所述像素进行驱动电压补偿。本发明能够改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分辨率显示装置中,会导致以下问题:在每帧画面的显示阶段内完成全部像素的扫描,则每一行的开启时间就很短,很容易造成充电率不足,从而使像素电压无法长时间保持,进而导致像素在显示阶段内的有效像素电压达不到目标值,影响显示效果。通过过冲技术可以提高有效像素电压,但是,在长时间使用显示装置后,会导致薄膜晶体管的迁移率发生漂移,最终导致有效像素电压发生变化,造成像素无法达到目标灰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驱动模块,用于为各像素提供驱动电压,以驱动各像素发光;
亮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每个像素的实际亮度;
补偿规则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像素在补偿阶段的各帧画面中的实际亮度与相应的目标亮度之间的差异,确定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电压补偿规则;
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电压补偿规则及待显示的目标亮度,对所述像素进行驱动电压补偿。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有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用于对入射光线的一部分进行透射,对入射光线的另一部分进行反射,且所述光学膜片的透光量大于所述光学膜片的反光量;
所述亮度检测模块包括:
与多个所述像素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光敏器件,所述光敏器件用于接收所述光学膜片所反射的光线,并根据接收到的光线生成相应的电信号;
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敏器件所述产生的电信号,计算相应像素的实际亮度。
可选地,所述光学膜片的厚度在之间,所述光学膜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可选地,多个所述光敏器件呈阵列排布,所述亮度检测模块还包括:
多条扫描线、多条检测线、多个检测晶体管和检测控制单元,每条扫描线均对应一行光敏器件,每条检测线均对应一列光敏器件;多个检测晶体管与多个光敏器件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检测晶体管的栅极与其所在行对应的扫描线相连,所述检测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其所在列对应的检测线相连,所述检测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相应的光敏器件相连;
检测控制单元用于在每帧画面中,向每条扫描线提供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包括存在间隔的第一有效信号和第二有效信号;不同扫描线接收到检测信号的时间无重叠;
所述计算子模块与每条检测线相连,用于根据每条检测线上的信号确定每个光敏器件产生的电信号。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所述光敏器件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对盒基板之间;或者,所述光敏器件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背离所述对盒基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补偿阶段为所述显示装置接收到补偿指令后的阶段,该补偿阶段包括多帧画面的显示阶段,任一像素在不同帧画面中的目标灰阶不同;
所述补偿规则确定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0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