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车库自助停车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90016.3 | 申请日: | 2019-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1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祥;赵皎平;李楠;王银波;刘渊博;刘林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G06K17/00;G08G1/096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车库 用户移动终端 车牌号码 存储介质 用户车辆 停车 车号识别设备 现场服务器 云端服务器 存车流程 身份数据 用户体验 运营成本 机械车 触发 存车 取车 存储 指令 采集 驾驶 库存 发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车库自助停车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在机械车库内接收到用户移动终端触发的存车指令时,通过设置在机械车库内的车号识别设备识别获取用户车辆的车牌号码,或者,通过用户移动终端完成对用户车辆的车牌号码的确认;通过云端服务器和/或现场服务器对用户移动终端的身份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而后启动机械车库的存车流程。本发明使得驾驶者可以借助用户移动终端实现机械车库存车、取车以及获取发票的自助,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也降低了机械车库的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车库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机械车库自助停车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车库使用RFID技术,在车库管理人员的帮助下实现存车、支付停车费、取车、开纸质发票等功能。但是无法实现驾驶者自助存车、缴费、取车和获取停车发票,由此降低了停车用户体验,机械车库的运营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车库自助停车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旨在使驾驶者借助用户移动终端实现机械车库存车和取车的自助,降低机械车库的运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车库自助停车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自助停车系统,所述自助停车系统包括:机械车库、车号识别设备、云端服务器和/或现场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机械车库内接收到用户移动终端触发的存车指令时,通过设置在所述机械车库内的所述车号识别设备识别获取用户车辆的车牌号码,或者,通过用户移动终端完成对用户车辆的车牌号码的确认;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或现场服务器对用户移动终端的身份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在完成对用户移动终端的身份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后,启动机械车库的存车流程。
可选地,在接收到用户移动终端通过扫描设置在机械车库内的二维码或通过应用程序触发存车指令时,或者,在扫描用户移动终端上的用户二维码触发存车指令时,通过设置在所述机械车库内的所述车号识别设备识别获取用户车辆的车牌号码,或者,通过用户移动终端完成对用户车辆的车牌号码的确认;
所述通过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或现场服务器对用户移动终端的身份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在完成对用户移动终端的身份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后,启动机械车库的存车流程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或现场服务器获取用户移动终端的openid以及所述用户的人脸信息,将所述openid、人脸信息以及用户车辆的车牌号码绑定并存储,启动机械车库的存车流程。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移动终端的取车指令时,根据所述取车指令获取当前取车用户的人脸信息,所述取车指令的触发方式包括:用户移动终端通过扫描设置在机械车库内的二维码或通过应用程序触发取车指令,或者,扫描用户移动终端上的用户二维码触发取车指令;
将当前取车用户的人脸信息与之前绑定存储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通过,则判定当前取车用户为存车用户,允许执行取车;若比对不通过,则判定当前取车用户为非存车用户,根据所述取车指令,获取当前车牌号码绑定的openid,根据所述openid向对应的存车用户发送信息,由对应的存车用户进行人脸验证,在人脸验证通过后,允许执行取车;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或现场服务器计算获得所述用户车辆对应的车辆停车费用并进行支付结算,在完成所述车辆停车费用的支付结算后,启动所述机械车库的取车流程。
可选地,所述用户车辆为已将车牌号码与线上免密支付绑定的车辆,所述通过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或现场服务器计算获得所述用户车辆对应的车辆停车费用并进行支付结算,在完成所述车辆停车费用的支付结算后,启动所述机械车库的取车流程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00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