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地水土保持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89014.2 | 申请日: | 2019-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9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良;刘小生;谢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3F5/10;A01G9/02;A01G2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 地址: | 341099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坑体 隔板 通水孔 空腔 从上到下 依次设置 保水层 承重层 培养土 吸水层 水土保持 山地 安装隔板 储水空腔 美化环境 生态保护 岩质边坡 不均匀 上端 储水 缓释 填充 修整 水土流失 雨水 穿过 修建 | ||
1.山地水土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坑体(1),所述坑体(1)中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储土空腔(11)、隔板(2)、储水空腔(12),所述隔板(2)上设有若干通水孔(24),所述储土空腔(11)中设有培养土;所述隔板(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保水层(21)、承重层(22)、吸水层(23),所述通水孔(24)设于所述承重层(22)上,所述吸水层(23)的上端穿过所述通水孔(24)并与所述保水层(2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水土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层(22)为塑料板,所述保水层(21)为植绒层,所述保水层(21)植于所述承重层(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水土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层(21)的材质为棉布,所述吸水层(23)包括若干竖向设置的棉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水土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网(6),所述保护网(6)包括呈网状的本体和连接在本体上的棉质纤维,所述保护网(6)设于所述培养土上方,所述保护网(6)的边缘与所述坑体(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水土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管(3),所述集水管(3)的顶端设于所述坑体(1)上方,所述集水管(3)的底端设于所述储水空腔(12)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山地水土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坑体(1)中固设有定位柱(16),所述定位柱(16)的截面呈多边形,所述集水管(3)的下部套设在所述定位柱(16)上,所述集水管(3)的下部的截面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山地水土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3)包括集水部(31)和导水部(32),所述集水部(31)的底端和所述导水部(32) 连通,所述导水部(32)的上部设有重力阀门(33),所述重力阀门(33)包括开关片和弹簧,所述开关片与所述导水部(32)的侧壁铰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导水部(32)的侧壁、所述开关片的底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山地水土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部(31)中设有透水挡泥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山地水土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空腔(12)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孔(14),所述排水孔上(14)上连接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设于所述坑体(1)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山地水土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坑体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坑体在山地表面阵列设置,所述排水管(4)的下端设于相邻坑体的集水管(3)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90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坑中的装配式补偿钢支撑
- 下一篇:多年冻土边坡遮阳制冷锚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