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柔性机器人、系统及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88596.2 | 申请日: | 2019-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8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旻;梁家铭;吴一川;王晓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任默闻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机器人 躯干部 驱动层 下层 薄膜 上结构层 上金属层 下结构层 下金属层 上层 驱动 腿部 粘接 运动控制 镂空结构 上表面 下表面 制作 灵活 | ||
1.一种微型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层(1)、位于驱动层(1)上的上结构层(2)、位于驱动层(1)下的下结构层(3),其中,
驱动层(1)包括驱动薄膜(4),位于驱动薄膜(4)上侧的上金属层(5)和位于驱动薄膜(4)下侧的下金属层(6);
上结构层(2)包括上层腿部(7)和具有镂空结构的上层躯干部(8),所述上层躯干部(8)粘接至所述上金属层(5)的上表面;
下结构层(3)包括下层躯干部(9)、下层腿部(10)和尾部(11),所述下层躯干部(9)粘接至所述下金属层(6)的下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腿部(7)和下层腿部(10)为可折叠结构;
上层腿部(7)与上层躯干部(8)的夹角范围为[20度,90度];
下层腿部(10)与下层躯干部(9)的夹角范围为[20度,9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上层腿部(7)有两个,分别位于上层躯干部(8)的中轴线的对称两侧;
下层腿部(10)有两个,分别位于下层躯干部(9)的中轴线的对称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结构相对于上层躯干部(8)的中轴线非对称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结构为六边形镂空阵列、圆形镂空阵列、三角形镂空阵列、三角形镂空阵列或矩形镂空阵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粘性层(12)和下粘性层(13);
所述上层躯干部(8)通过上粘性层(12)粘接至所述上金属层(5)的上表面;
所述下层躯干部(9)通过下粘性层(13)粘接至所述下金属层(6)的下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粘性层厚度范围为[10微米,100微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驱动薄膜(4)采用柔性压电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型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电材料为PVDF或者稀土压电陶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型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电材料厚度范围为[1微米,200微米]。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层(5)和所述下金属层(6)采用Au、Ag、Mg、Pd、Ti和Al材料中的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层(5)和所述下金属层(6)的厚度范围为[10纳米,100纳米]。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结构层(2)和所述下结构层(3)采用聚合物薄膜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型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薄膜材料为PI、PET、PDMS、TPU和硅橡胶中的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型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薄膜材料厚度范围为[10微米,500微米]。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腿部和下层腿部的长度范围为[0.5毫米,20毫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85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十六环的可展耦合机构
- 下一篇:弹性负重外骨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