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及具备该内燃机的混合动力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88388.2 | 申请日: | 2019-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7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智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2D41/34 | 分类号: | F02D41/34;F02P5/145;F02D37/02;B60W20/00;B60W10/0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具备 混合 动力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及具备该内燃机的混合动力车辆。在具备共用电源的点火线圈及喷射器的内燃机中,抑制排气中的HC浓度的增加并减少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与喷射器的通电期间的重叠。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执行:设定处理,根据内燃机的运转状态来设定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及修正处理,在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与喷射器的通电期间重叠的情况下,以减少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与喷射器的通电期间的重叠期间的方式修正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详细而言,涉及火花点火式的内燃机和具备该内燃机的混合动力车辆。
背景技术
在火花点火式的内燃机尤其是多缸内燃机中,有时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与喷射器的通电期间局部重叠。一般来说,点火线圈和喷射器共用电源。因而,若喷射器的通电期间与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重叠,则可能会导致向喷射器施加的电压下降而喷射器的动作产生延迟。喷射器的动作的延迟会招致燃料喷射量的不足,可能会导致由空燃比的稀化引起的排放性能的恶化。关于该问题点,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与喷射器的通电期间重叠的情况下,将喷射器的通电期间延迟至不再与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重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0176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若将喷射器的通电期间延迟,则燃料喷射正时延迟而同一气缸中的到点火为止的期间变短。由于在喷射出的燃料雾化之前需要时间,所以在喷射器的通电期间过度延迟的情况下,会由于无法得到对于燃料的雾化来说充分的时间而产生未燃HC,排气中的HC浓度会增加。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在具备共用电源的点火线圈及喷射器的内燃机中,避免喷射器的通电期间的过度的延迟,并减少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与喷射器的通电期间的重叠期间。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本发明的内燃机具备共用电源的点火线圈及喷射器和控制向点火线圈及喷射器的通电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构成为执行设定处理和修正处理。设定处理是根据内燃机的运转状态来设定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的处理。修正处理是在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与喷射器的通电期间重叠的情况下,以减少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与喷射器的通电期间的重叠期间的方式修正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由于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与喷射器的通电期间的重叠期间通过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的修正而被减少,所以能够避免喷射器的通电期间的过度的延迟。需要说明的是,减少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与喷射器的通电期间的重叠期间也包括消除重叠期间。
在本发明的内燃机的1个方案中,在设定处理中,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内燃机的运转状态来设定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并且根据内燃机的运转状态来设定喷射器的通电期间。在这样的设定处理的基础下的修正处理中,控制装置可以在通过从规定的延迟界限到规定的提前界限的范围内的喷射器的通电期间的修正无法消除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与喷射器的通电期间的重叠期间的情况下,修正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
根据上述的设定处理及修正处理,若通过喷射器的通电期间的修正而重叠期间被消除,则能够在根据内燃机的运转状态而设定的通电期间内向点火线圈通电。另外,即使进行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的修正,该修正量也被抑制为最小。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随着将喷射器的通电期间延迟而排气中的HC浓度增加,所以喷射器的通电期间的延迟界限也可以根据排气中的HC浓度的容许值来设定。
在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另一方案中,在设定处理中,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内燃机的运转状态来设定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并且以使点火线圈的通电期间与喷射器的通电期间的重叠期间成为最小的方式在从规定的延迟界限到规定的提前界限的范围内设定喷射器的通电期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83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