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便利的治疗痤疮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8335.0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5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史晓虎;赵颖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K9/06;A61P17/10;A61K8/98;A61K8/9789;A61Q19/00;A61K35/55;A61K35/4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43 | 代理人: | 吉海莲;肖辅珍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膏剂 痤疮 制备 涂抹 麝香 无毒副作用 苦参 包装容器 创新性地 皮肤部位 清热解毒 随身携带 有效抗炎 蒲公英 薄荷油 大风子 桑白皮 皂角刺 重量份 牛黄 口红 丹参 白芷 苍术 大黄 灌装 护肤 黄柏 活血 抗菌 连翘 弄脏 润肤 治疗 紫草 祛湿 病因 美观 体质 外出 便利 人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膏剂的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备而成:紫草3~15份、连翘2~15份、丹参1~5份、黄柏1~10份、苍术1~10份、大风子1~15份、白芷1~10份、苦参2~10份、桑白皮1~10份、皂角刺1~10份、蒲公英1~10份、大黄1~5份、薄荷油3~10份、麝香0.1~0.8份、牛黄0.1~0.5份。本发明的膏剂具有清热解毒、托毒外出、祛湿活血的功效,可以有效抗炎、抗菌、润肤和护肤,并对不同体质人群、各个时期不同病因的痤疮均有疗效,且无毒副作用。本发明创新性地将所述膏剂灌装到口红状包装容器中,使得产品美观大方、便于随身携带,使用方便、可直接涂抹于患处,涂抹时不会弄脏手指和其他皮肤部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便利的治疗痤疮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老百姓称其为“青春美丽痘”、“痘痘”,皮肤科称为寻常痤疮、疖等。偏好发生于青少年,也发生于中青年人群中,表现为炎性丘疹、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结节、囊肿等多形性皮损。初起为粉刺,有白头粉刺与黑头粉刺两种,内含角质及皮脂。白头粉刺亦称闭合性粉刺,身体受粉刺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脸、脖子、胸部、肩膀和背部,这是因为这些区域有很多皮脂腺。这些腺体在皮肤毛囊有皮脂产生,这是一种油性物质,起到润滑毛发和皮肤的作用。有时候,过多的皮脂可以堵塞毛孔,为细菌茁壮成长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从而导致炎症和痤疮的发展。
痤疮因为其病程长、反复复发、可轻可重、消退后可能遗留色素沉着、凹陷甚至瘢痕,从而影响患者的形象,进而影响其工作、学习、日常生活,甚至影响心理,被老百姓成为“美丽的烦恼”。因此,治疗痤疮的药物具有广大的市场需要和商业价值。市面上治疗痤疮的产品众多,分为抗菌的、激素类、物理治疗等多种,剂型有软膏、喷雾剂、物理光照仪等,分别针对菌、内分泌失调等多种痤疮形成的不同原理;对于不同体质的人群、不同时期的痤疮难以获得普遍性的治疗效果。
目前市面上去除痤疮或祛痘的产品,如中药或西药成分的膏剂、液体喷雾剂等剂型,通常需要涂抹或喷洒于患处,存在一些应用上的不足,如有的使用过程中影响美观,有的涂抹不便且容易弄脏手指等其他皮肤部位,有的不便于携带,如带上飞机、公共场所等均受限;而很多光照等物理疗法,设备庞大,需要专业机构进行操作,不便于推广和应用,而且以上各种现有药剂的治疗效果欠佳。
综上所述,如何制备一种适应性强、应用便利且治疗效果好的治疗痤疮的药物,仍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便利的治疗痤疮的膏剂,其可以有效治疗不同体质人群的各个时期的痤疮。本发明人基于祖国医学对痤疮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根据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组方原则,组合出本发明膏剂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组分配方,并采用类似制作口红的工艺制备并灌装本发明治疗痤疮的膏剂,使得本发明的产品携带方便且涂抹便利。本发明药物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治疗各型痤疮。
本发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组分的中药功效、主要代表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参见下表:
注:以上原料组分中的麝香可为人工或天然的麝香,牛黄可为人工或天然的牛黄。
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备而成:紫草3~15份、连翘2~15份、丹参1~5份、黄柏1~10份、苍术1~10份、大风子1~15份、白芷1~10份、苦参2~10份、桑白皮1~10份、皂角刺1~10份、蒲公英1~10份、大黄1~5份、薄荷油3~10份、麝香0.1~0.8份、牛黄0.1~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8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