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PU面层、水性PU牛二层皮革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5939.X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1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汉彬;李业聪;陈启明;许燕杰;许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香洲皮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14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安乔 |
地址: | 3632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PU 二层 皮革 面层 制作 外观装饰效果 调色 水性PU树脂 耐破裂性 皮革手感 皮革制作 水性色膏 外观花纹 架桥剂 质量份 牢度 撕裂 柔软 剥离 赋予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PU面层、水性PU牛二层皮革及其制作方法,属于皮革制作技术领域。所述水性PU面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水性PU树脂90‑110份、水性色膏15‑25份、架桥剂1‑3份。本发明制作的水性PU牛二层皮革手感柔软,不仅具有优异的拉力强度、撕裂强度和耐破裂性,还具有优异的色牢度和剥离强度;根据不同颜色需求调色后,配合需求的外观花纹,可赋予牛二层皮革较好的外观装饰效果和优异的性能,适合用作高档皮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革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PU面层、水性PU牛二层皮革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PU皮革多为人造皮革,人造皮革分为人造革和合成革,两者均为通过人工方法合成的非天然皮革,但两者仍有区别:人造革通常以纤维织物作为基布,以聚氨酯树脂作为面层,采用涂饰工艺制作而成,其外观及手感与天然皮革相似;而合成革多数是以经过处理的三维无纺布为基材,以聚氨酯树脂为面层,其性能与天然皮革相似,外观更接近天然皮革。
天然皮革在加工过程中,其表面会涂饰多种化料,以赋予其不同的外观、手感和性能,而传统的化料多为溶剂型化料,制得的皮革具有良好的外观和力学性能,但是其在涂饰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气味,对环境和人体不友好,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绿色生产环境,水性化料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皮革的涂饰中。
水性聚氨酯牛皮革结合了传统聚氨酯皮革和天然皮革的优点,被国外众多生产厂家所推崇,而因技术限制,国内有关水性聚氨酯牛皮革的研究甚少,目前国内性能较好的水性聚氨酯牛皮革大多依靠进口,因此对水性聚氨酯牛皮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性PU面层、水性PU牛二层皮革及其制作方法,该水性PU牛二层皮革具有柔软的手感和良好的力学性能,且绿色环保。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水性PU面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水性PU树脂90-110份、水性色膏15-25份、架桥剂1-3份。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性PU树脂为JWS-35NHR水性PU树脂。
更进一步地,所述架桥剂为DN-01架桥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性PU面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颜色调配:按照质量份数计,将水性PU树脂和水性色膏搅拌均匀,用增稠剂调节粘度;
步骤二:加入架桥剂,搅拌均匀,得预涂物;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预涂物涂布至离型纸上,得一次涂布PU;
步骤四:将步骤二所得预涂物继续涂布至一次涂布PU表面,得二次涂布PU;
步骤五:将水性胶水涂布至所述二次涂布PU表面,即得所述水性PU面层。
更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粘度控制在3000-4000cps。
更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增稠剂为BF-250增稠剂或PW-25增稠剂,步骤五中所述水性胶水为水性胶水JU-2100。
更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所述涂布时的厚度为0.1-0.2mm,涂布时的生产线分四段,每段生产线长度6m,第一段温度110-120℃,第二段温度115-125℃,第三段温度120-130℃,第四段温度120-130℃,生产线线速为5.5m/min。
更进一步地,步骤四中所述涂布时的厚度为0.1-0.2mm,涂布时的生产线分三段,每段生产线长度6m,第一段温度110-120℃,第二段温度120-130℃,第三段温度125-135℃,生产线线速为5.5m/min。
更进一步地,步骤五中所述涂布时的厚度为0.15-0.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香洲皮革有限公司,未经漳州香洲皮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59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