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三氟甲基噻吩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5868.3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2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崔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33/12 | 分类号: | C07D333/12;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陈宙;于晓霞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材料 双(三氟甲基)苯基 三氟甲基噻吩 制备 空间结构 硼酸 电子结构 发光性能 共轭体系 合成步骤 合成反应 晶胞参数 溶解性能 醋酸钯 空间群 碳酸钾 晶系 正交 微观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三氟甲基噻吩衍生物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荧光材料的分子式为C16H8F6S2,晶系为正交,空间群为Pna2(1),晶胞参数α=γ=β=90°。该荧光材料是将5,5’‑二溴‑2,2’‑双噻吩、(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醋酸钯和碳酸钾按一定比例合成反应而成,具有明确的空间结构和准确的分子式,合成步骤简单;通过在双噻吩的5位单侧引入3,5‑双(三氟甲基)苯基基团后,增大了共轭体系同时又调节了分子的微观电子结构,提高了该材料的稳定性及其溶解性能,改变了材料的发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化学领域,具体涉及含三氟甲基噻吩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1987年邓青云博士发明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使得相关领域的研究蓬勃兴起。近年来,OLED已在中小尺寸、显示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步进入大面积显示和照明等领域。有机发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种新型的平板显示技术,OLED具有宽视角、超薄、响应快、发光效率高、可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被业内人士称为“梦幻般的显示器”,是全球公认的液晶后的下一代主流显示器。同时由于具有可大面积成膜、功耗低等特性,OLED还是一种理想的平面光源,在未来的节能环保型照明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OLED技术的发展史与OLED材料与器件的发展密不可分。第一代OLED荧光材料与第二代磷光材料由于器件的效率的限制及昂贵的价格而达不到产业化的要求。Adachi等近年来提出了称为第三代OLED的材料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这种材料属于荧光材料,但可以通过三线态激子的反转换实现100%的发光效率。随着有机发光材料和器件的发展,近年来关于有机半导体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中国专利200910112709.X介绍了一种谷氨酸衍生物的有机荧光材料,该材料在330nm左右的紫外光下发射蓝色荧光,可是其制备条件比较苛刻。中国专利200610124795.2介绍了一种吡啶衍生物的有机荧光材料,此可用于分析和生化中的荧光探针,但是其为与稀土类金属的荧光组合物材料,制备价格比较昂贵。中国专利200810162059.5介绍了一种萘并噁唑衍生物的有机荧光材料,该材料的荧光量子产率较高,但是其合成步骤比较繁琐。
噻吩类化合物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有机半导体材料,能够适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OLEDs)、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OSCs)及有机薄膜晶体管(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s,OTFTs)等领域。噻吩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富电子体系化合物,可以作为很好的光电材料建筑模块和电子给体单元,在双光子吸收、电致发光材料、有机染料、非线性光学材料等方面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操作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的含三氟甲基噻吩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三氟甲基噻吩衍生物的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三氟甲基噻吩衍生物的名称为5-(3,5-双(三氟甲基)苯基)-2,2’-双噻吩,其分子式为C16H8F6S2,晶系为正交,空间群为Pna2(1),晶胞参数α=γ=β=90°。
上述含三氟甲基噻吩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5,5’-二溴-2,2’-双噻吩、(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醋酸钯和碳酸钾,按摩尔比1:3:0.03~0.05:3~5的比例混合于反应装置中;
2)将甲苯、乙醇与水以6:3:1的体积比混合成溶液,然后转移到反应装置中,在空气氛围中于80℃回流反应12~16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5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