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催化还原再生脱硝络合液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85800.5 | 申请日: | 201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0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旭;许超;许文晋;刘会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96 | 分类号: | B01D53/96;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催化 还原 再生 络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催化还原再生脱硝络合液的方法,包括Pd‑Cu/C和Pd‑Cu/Al2O3催化剂的制备和脱硝络合液催化还原再生工艺。该方法是在失效的脱硝络合液中加入甲酸、甲酸钠,在磁力搅拌的作用下,Pd‑Cu/C或者Pd‑Cu/Al2O3催化剂将Fe(III)EDTA还原为Fe(II)EDTA,Fe(II)EDTA‑NO还原为Fe(II)EDTA和N2。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的将络合液再生,提高了Fe(II)EDTA络合液的脱硝性能,降低了该工艺的应用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的用于催化还原再生脱硝络合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是引起大气污染的一种主要污染物,可形成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导致酸雨和造成温室效应,给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目前,控制NOx排放的技术主要分为低NOx燃烧技术和燃烧后NOx控制技术两类。Fe(II)EDTA络合吸收法具有吸收速率快,络合容量大,对温度要求低等优点,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由于Fe(II)EDTA络合液在络合吸收NO过程中,Fe(II)EDTA容易被烟气中的O2氧化为Fe(III)EDTA,造成络合液络合吸收NO的能力逐渐降低,限制了其工业的应用。因此,单纯的使用Fe(II)EDTA络合液吸收NO难以长时间维持对NO的高脱除率,为了保持较高以及较长时间的NO脱除率,以及工艺的连续性,被氧化成为的Fe(III)EDTA和Fe(II)EDTA-NO应该被及时的还原,Fe(II)EDTA的再生问题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SADA和KUMAZAWA等采用Fe(II)EDTA和Na2SO3联合吸收NO,发现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对NO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可对Fe(II)EDTA的脱硝产物Fe(III)EDTA和Fe(II)EDTA-NO进行还原,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再生Fe(II)EDTA的效率低,难以长时间维持NO的高吸收率。马乐凡等提出用铁粉还原再生Fe(II)EDTA,但是铁粉还原Fe(II)EDTA-NO的速率远低于Fe(III)EDTA的还原速率,并且金属粉末容易被氧化成金属氧化物,铁消耗量大,运行成本过高,影响了工业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今Fe(II)EDTA湿法络合脱硝技术再生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的催化还原再生脱硝络合液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催化还原再生脱硝络合液的方法,具体是:在失效的脱硝络合液中加入甲酸和甲酸钠,在磁力搅拌的作用下,Pd-Cu/C或者Pd-Cu/Al2O3催化剂将Fe(III)EDTA还原为Fe(II)EDTA,Fe(II)EDTA-NO还原为Fe(II)EDTA和N2。
上述方法中:失效的脱硝络合液NO脱除率≤30%。
上述方法中:可以采用包括以下步骤制备Pd-Cu/C催化剂:
(1)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
(2)取一定量的PdCl2粉末加入到一定体积0.01mol/L稀盐酸溶液中,加热溶解;
(3)取一定量的前体物Cu(NO3)2·3H2O溶于上述溶液中,使其体积稍大于活性炭载体的体积;
(4)将活性炭载体浸渍于前体物溶液中,搅拌脱水干燥后,10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h-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58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