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式脉搏压力生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85357.1 | 申请日: | 201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3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珍;黄金鹏;段哲;刘小群;唐庆丰;吴新丽;张明敏;潘志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式 脉搏 压力 生成 装置 | ||
1.一种电磁式脉搏压力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同轴相连的上层盖(30)、中层套(20)和底座(10);底座(10)主要由支座(101)、底座主体(103)和中心圆柱体(102)组成,支座(101)上端面中部固定有中间开有方形通槽的底座主体(103),底座主体(103)上端面沿通槽槽口边缘位置处设有方形凸台,支座(101)上端面且位于方形通槽中间位置处固定有与底座主体(103)方形凸台高度相同的中心圆柱体(102),中心圆柱体(102)上套有与底座主体(103)方形凸台高度相同的线圈筒(50),线圈筒(50)位于通槽内,线圈筒(50)主要由圆柱形筒(502)和两个方形端面(501)组成,两个方形端面(501)之间固定有圆柱形筒(502),线圈筒(50)中间设有上下贯穿用于穿过中心圆柱体(102)的柱形通腔;
中层套(20)顶部中间开有圆形槽(204),圆形槽(204)槽内放置有压力传感器(60),中层套(20)上端面沿圆形槽(204)槽口边缘位置处设有中层套凸台(201),中层套(20)下端面开有与方形凸台配合安装的方形槽,中层套(20)圆形槽(204)槽底至中层套(20)下端面开有上下贯穿的通腔(203),永磁铁弹性连接件(40)内置于通腔(203)腔体内,通腔(203)内径与中心圆柱体(102)外径相同且通腔(203)与中心圆柱体(102)同轴布置;永磁铁弹性连接件(40)主要由橡胶塞(401)、永磁铁(402)、弹簧(403)组成,永磁铁(402)上下两端面连接弹簧(403),橡胶塞(401)与永磁铁(402)上端的弹簧(403)顶部过盈连接,永磁铁(402)下端的弹簧(403)底部抵住底座(10)上中心圆柱体(102)与线圈筒(50)的方形端面(501)共同形成的平面的上端面;
上层盖(30)下端面开有与中层套凸台(201)配合安装的方形凹槽(301),方形凹槽中间设有圆形凸台(302),圆形凸台(302)嵌装于中层套(20)的圆形槽(204)槽内且圆形凸台(302)下端面抵住压力传感器(60),并通过压力传感器(60)给予橡胶塞(401)向下的预压力,使得永磁铁弹性连接件(40)限制于中层套(20)通腔(20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脉搏压力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套凸台(201)和上层盖(30)下端面的同一侧分别开有中层套上端面槽口(202)和上层盖槽口(301),中层套上端面槽口(202)和上层盖槽口(301)相连通,位于圆形槽(204)槽内的压力传感器的接线依次经中层套上端面槽口(202)、上层盖槽口(301)与PC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脉搏压力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筒(50)的圆柱形筒(502)外周面缠绕有绕线均匀的线圈,线圈通电后磁场力沿轴线方向竖直向上,以保证通腔(203)内永磁铁弹性连接件(40)的永磁铁(402)水平方向受力平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式脉搏压力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402)的安置方向与线圈通电后保持同极,以保证永磁铁受排斥力振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脉搏压力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03)的方形凸台和中层套(20)下端面外边缘的同一侧均开有槽口,且两槽口相连通,线圈引线依次经方形凸台槽口(104)、中层套下端面槽口(205)引出后与外部供电装置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脉搏压力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筒(50)的上下两个方形端面(501)分别与中层套(20)下端面和支座(101)上端面相接触,方形端面(501)与底座主体(103)的方形通槽槽口形状相同,线圈筒上下两个方形端面(501)与方形通槽内腔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53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的分析算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婴幼儿看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