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充电位的无线充电宝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5302.0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0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友星;苏锋;吴劲贤;吴永文;王智福;张连杰;杨坤漳;陈健行;王必林;张鹏;吴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万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36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充电模块 充电腔 无线充电 板形 外部设备 充电 充电模块 触点 取电 无线充电面 电性连接 供电触点 紧密排列 可拆卸的 底面 顶面 竖向 周沿 供电 灵活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充电位的无线充电宝,所述无线充电宝包括多个充电腔和置于充电腔内可拆卸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多个充电腔竖向或横向紧密排列;所述充电腔处设有用于向无线充电模块充电的主体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呈板形;板形无线充电模块的顶面或底面为可对外部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面;板形无线充电模块的周沿处设有取电触点,当无线充电模块置于充电腔内时,无线充电模块的取电触点与充电腔的主体充电模块的供电触点电性连接以获取电能;本发明可以灵活地以无线充电方式同时向多个外部设备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充电位的无线充电宝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手机电池容量有限,因此充电宝是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的常备设备,但随着无线充电功能的兴起,但现有充电宝缺少无线充电功能或是在无线充电方面不灵活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解决,是一个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充电位的无线充电宝及使用方法,可以灵活地以无线充电方式同时向多个外部设备供电。
一种多充电位的无线充电宝,所述无线充电宝包括多个充电腔和置于充电腔内可拆卸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多个充电腔竖向或横向紧密排列;所述充电腔处设有用于向无线充电模块充电的主体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呈板形;板形无线充电模块的顶面或底面为可对外部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面;板形无线充电模块的周沿处设有取电触点,当无线充电模块置于充电腔内时,无线充电模块的取电触点与充电腔的主体充电模块的供电触点电性连接以获取电能。
当蓄有电能的无线充电模块的无线充电面与外部设备的无线充电部位贴合或紧邻时,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以无线方式向外部设备供电。
所述无线充电宝呈板形;所述充电腔数量为两个;所述充电腔呈扁平形内腔;充电腔的腔壁与无线充电宝的外表面紧邻;当无线充电模块置于充电腔内时,无线充电模块可以无线方式透过充电腔腔壁向贴附于无线充电宝外表面或与无线充电宝外表面紧邻的外部设备供电。
所述扁平形的充电腔按水平并排方式紧密排列或按竖向紧密平行排列。
所述充电腔设有位于无线充电宝侧壁处的无线充电模块插拔口;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插拔口处设有封闭盖。
所述封闭盖以铰接方式固定于无线充电模块插拔口处。
所述封闭盖处设有磁吸装置,当封闭盖合盖时,所述封闭盖以磁吸方式吸合于无线充电模块插拔口处。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为符合WPC1.2无线充电标准的无线充电模块。
板形无线充电模块的边沿处设有可与充电腔内壁配合的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用于确保板形无线充电模块按正确姿态插入充电腔;所述防呆结构包括板形无线充电模块的边沿处的阶台结构。
上述的一种多充电位的无线充电宝,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A1、当需要对无线充电模块充电时,把无线充电模块按正确姿态经无线充电模块插拔口插入充电腔,盖上封闭盖,使无线充电模块的取电触点与充电腔的主体充电模块的供电触点电性连接以获取电能;
A2、当需要以无线充电宝对外部设备供电时,先把无线充电模块按正确姿态经无线充电模块插拔口插入充电腔,盖上封闭盖,再把外部设备的无线充电部位放于无线充电宝表面,使外部设备的无线充电部位与充电腔内无线充电模块的无线充电面紧邻;以激活无线充电模块启动无线充电功能,以无线方式透过充电腔腔壁向外部设备供电;当两个无线充电模块均插入充电腔,则可在无线充电宝表面形成两个无线充电位,两个无线充电位均可独立对外部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A3、当需要以无线充电模块对外部设备供电时,把无线充电模块从充电腔中取出,并以无线充电模块的无线充电面贴附于外部设备的无线充电部位,使无线充电模块启动无线充电功能向外部设备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万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万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5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