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艾粉为原料的天然抑草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85149.1 | 申请日: | 201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4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会;李金鑫;彭政;黄必胜;陈巧环;刘雨;徐扬;陈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N65/12 | 分类号: | A01N65/12;A01P1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料 天然 抑草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艾粉为原料的天然抑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开发艾粉在生态种植领域的新用途,属于生物农药制剂领域。以艾粉为原料,其水提液来浇灌种子,或者直接向田间施撒艾粉,可以有效抑制种子的萌发,且在种子萌发后抑制胚根和胚芽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艾叶制绒后的副产物艾粉为原料的抑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发现艾粉及其提取液具有抑制杂草生长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艾粉及其提取液可通过抑制种子的萌发从而达到抑草目的。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艾粉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的叶子艾叶在制作艾绒过程中,剩下的细屑、叶柄及叶脉的粉末状固体。与艾绒的广泛应用不同,艾粉的有效利用率极低。据了解,现在市售黄金艾绒比例为30:1,即30公斤艾叶生产1公斤艾绒,这就意味着艾绒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副产物——艾粉产生。艾粉密度小、体积大,且没有较为广泛的用途,需要消耗大量空间存储。因此,找到一条合理的艾粉利用途径、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解决艾叶产业链废弃物处理问题、变废为宝,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发明以容易获取、来源丰富的艾粉为原料来进行新用途的开发利用,旨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废物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种植领域劳动成本高涨,为了节约高额的拔草人工成本,农业生产上大量使用化学除草剂来清除田间杂草。但化学除草剂的过量使用,造成农药残留量不断增加,环境严重污染,并已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健康,例如草甘膦、百草枯等化学除草剂已明确被报道会对人体产生致癌性。因此社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种植”、“有机产品”概念的提出,要求减少化肥、化学农药的使用,寻找新的安全、有效、无污染的可替代产品。然而近年来,开发出的生态农药品种很少,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绿色和有机产品的生产需要,其中除草剂尤为明显。本发明以天然的艾粉为原料,不会造成污染,植物也不会产生毒害物质的积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且抑草效果较为明显,能替代一部分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具有深远的生态学意义。
中国专利CN109232688A公开了一种具有高除草活性的天然木脂素类化合物(TSC—3)及其应用。该化合物TSC-3对多种杂草尤其是难防控的入侵杂草具有显著的除草作用,能高效抑制其萌发和生长,效果显著优于商品化除草剂草甘膦和氟乐灵。并且该化合物来自于植物,在自然界存在顺畅的降解途径,低毒、环保。但该化合物需要从秃杉植物中提取或者人工合成,秃杉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原料来源会受到严重限制,而人工合成将会提高生产成本。
江贵波等关于《艾的挥发性物质化感作用研究》表明:艾的茎叶在密闭系统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稗草、三叶鬼针草和青葙的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
论文《艾蒿水浸提液对冰草和披碱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刘桂霞》研究3种不同梯度(50,100,200g/m2)的艾蒿(Artemisia vulgaris)茎、叶水浸提液对冰草和披碱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时期,艾蒿茎、叶水浸提液对冰草和披碱草的化感作用不明显,只有冰草的萌发指数受到艾蒿茎不同处理水浸提液的影响显著:在幼苗生长时期,艾蒿茎、叶水浸提液对冰草和披碱草幼苗芽长和根长的化感作用显著,其中冰草和披碱草的根长受到了艾蒿水浸提液的显著抑制,且抑制作用随水浸提液梯度升高而加强。
另一方面,从植物学角度讲,艾(Artemisia argyi)、北艾(艾蒿)(Artemisiavulgaris)、南艾蒿(Artemisia eriopoda)、南牡蒿(Artemisia eripopda)、滨艾(Artemisia fukudo)、山艾(Artemisia kawakamii)、川南蒿(Artemisia rosthornii)均为菊科蒿属不同种植物,功效成分也不同,其中只有艾(Artemisia argyi)能作为艾灸的原材料来制作艾绒,其同一部位提取物的组成也与其他几种植物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未经湖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5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