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PF筒体组件密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4802.2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0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健;张翌;陈艺鹏;郭鑫;刘浩;陈军;卫小兵;许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伟博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F01N3/021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pf 组件 密封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DPF筒体组件密封结构,包括前筒体、DPF筒体、密封圈和V型抱箍,前筒体与DPF筒体相近的一侧进行轴向定位和径向配合,前筒体靠近DPF筒体的一侧呈带直边的弧形,前筒体与DPF筒体之间夹设有密封圈,前筒体与DPF筒体的连接处上方通过V型抱箍配合密封。本发明减少多出漏气点,改善漏气问题,节约成本,增加了DPF筒体组件对径向震动的抵御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尾气后处理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PF筒体组件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柴油机通常使用催化消声器来降低发动机排气内的有害物质。随着对柴油车尾气排放中颗粒物的限制,使得柴油颗粒过滤器DPF大规模应用应用到了催化消声器内。DPF通过表面和内部混合的过滤装置捕捉颗粒,DPF能够有效地净化排气中70%——90%的颗粒,是净化柴油机颗粒物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但随着DPF内颗粒物的增加,使得排气背压过大,这时车辆会启动再生程序,利用高温将DPF收集的碳颗粒及碳氢化合物燃烧掉。由于颗粒物中还有不可燃烧的灰分,所以封装DPF的筒体组件会设计成可拆装的结构,以便封装DPF筒体组件在80000km后拆下进行清灰处理。现在常用的拆装结构为采用筒体翻边工艺,将封装DPF的筒体两端和与其配合的筒体都翻成斜边,配合使用V型密封圈和V型卡箍进行密封。
存在以下缺点:
1.V型卡箍锁紧处漏气量稍大,由于DPF再生的温度会有600℃以上,长时间积累后,高温会损坏周围的元器件;
2.V型密封圈厚度较大,而且其材质为铁基石墨,该种材质常规原料为2mm厚,而此处翻边使用的铁基石墨为14mm厚,并且其材质很软,机械加工性能较差,因此V型密封圈成本高昂;
3.只有筒体的斜边和抱箍的V型翻边配合来抵御径向震动,而且V型密封圈又软又厚,更重要的是催化消声器在车辆安装时,安装抱箍都是固定在DPF筒体组件前后的筒体上的。这样,在车辆运行时,DPF组件抵御径向震动的强度很低。
已公开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620846236.1,专利名称:柴油颗粒过滤器总成,申请日:20160808,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颗粒过滤器总成,包括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筒体两端的上、下锥形端盖,所述上、下锥形端盖分别通过上、下梯形卡箍与筒体相连接,在所述上、下梯形卡箍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上、下密封垫,在所述筒体内壁设置有衬垫层。本发明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拆卸更换方便。锥形端盖和筒体能够方便的分离,可以使筒体不受端盖形状的影响,提高了通用性,在柴油颗粒过滤器总成的标定过程中筒体部分需要经常地拆下称重,这种结构可以提高柴油颗粒过滤器总成的拆装方便性,提高测量准确性;同时,密封垫加梯形卡箍压紧的结构可有效地保证筒体与锥形端盖的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DPF筒体组件密封结构,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DPF筒体组件密封结构,包括前筒体1、DPF筒体2、密封圈3和V型抱箍4,所述前筒体1与DPF筒体2相近的一侧进行轴向定位和径向配合,所述前筒体1靠近DPF筒体2的一侧呈带直边的弧形,所述前筒体1与DPF筒体2之间夹设有密封圈3,所述前筒体1与DPF筒体2的连接处上方通过V型抱箍4配合密封。
优选的,前筒体1靠近DPF筒体2的一侧依次包括a段11和b段12,所述a段11呈倒置的V型翻边,所述b段12为一直边,所述b位于前筒体1上方。
优选的,DPF筒体2靠近前筒体1的一侧依次包括c段21、d段22和e段23,所述c段21、d段22和e段23呈向DPF筒体2外侧方向的阶梯状,所述d段22为一直边,所述括c段21和e段23均为方向相同朝向前筒体1一侧的斜边。
优选的,b段12与d段22相互配合平行设置,所述e段23平行于a段11靠近DPF筒体2一侧的斜面。
优选的,密封圈3采用铁基石墨片。
优选的,铁基石墨片厚度为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伟博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伟博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48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