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4649.3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9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叶群;李刚;余洋;于振江;唐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5/16;C08J7/04;G02B1/04;G02B5/04;G02F1/13357;C08L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 11546 | 代理人: | 张华 |
地址: | 31504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亮膜 增亮层 脏污 应用 丙烯酸酯低聚物 耐刮擦性能 紫外光固化 防污助剂 功能薄膜 光引发剂 组装过程 背涂层 基材层 裁切 制备 搬运 | ||
本发明涉及功能薄膜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为了解决现有增亮膜在裁切、搬运、组装过程中容易脏污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包括第一单体,第二单体,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引发剂和防污助剂。本发明提供的增亮膜包括增亮层,基材层以及背涂层。所述的增亮层由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经紫外光固化制成。本发明制备的增亮膜不仅具有较高的亮度和优异的抗脏污性,而且兼具耐刮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薄膜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目前最常见的显示技术。但是,LCD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设备,需要借助背光模组BLU(Back Light Unit)提供高亮、均匀的光源才能达到显示效果。传统的背光模组主要由下扩散膜、下增亮膜、上增亮膜、上扩散膜四张膜片组装而成。其中,增亮膜(BEF,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的出光面具有微棱镜(Prism)结构,可以将入射的光线进行收敛,起增亮作用,提升液晶显示器画面的正视亮度。因此,增亮膜是液晶显示设备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增亮层的微棱镜结构裸露在外面,常常因裁切、搬运、组装接触污染物,比如手套、胶棒、粘尘纸等等而造成脏污。这些脏污的棱镜结构极大的影响了增亮膜的聚光作用。
在此之前,已有多项专利公布说明防污组合物的配方。例如公布号为CN103509458A(公布日为2014年1月15日),发明名称为“紫外线光固化PVC抗脏污油漆”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紫外线光固化抗脏污油漆配方:脂肪族聚氨酯二丙烯酸脂20%-25%、脂肪族聚氨酯四丙烯酸脂20%-23%、TMPTA 8%-10%、HEMA 8%-15%、丙烯酸四氟丙脂10%-15%、TPGDA10%-15%和流平剂0.3%-0.5%。公布号为CN 103474495A(公布日为2013年12月25日),发明名称为“一种抗脏污防尘增透太阳能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抗脏污防尘增透太阳能光伏组件,其特征是在镀膜玻璃表面粘合氟素树脂膜。公布号为CN 107987717A(公布日为2018年05月04日),发明名称为“一种硬化层涂布液及一种硬化膜”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提到在硬化层涂布液中添加0.1%~0.5%的氟素添加剂来防止指污。这些含氟树脂、助剂可以显著降低组合物涂层的表面张力,达到抗脏污、防指污的作用,但是这些配方含有氟元素,不符合光学膜行业卤素管控标准,因此无法在增亮膜中使用。
如何解决增亮膜在裁切、搬运、组装过程中容易脏污的问题成为困扰本行业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增亮膜容易脏污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固化后具有优异的抗脏污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增亮膜不仅具有较高的亮度和优异的抗脏污性,同时兼具耐刮擦性能。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及增亮膜解决了现有增亮膜在裁切、搬运、组装过程中容易脏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第一单体,第二单体,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引发剂和防污助剂。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物包括下述成份:第一单体:10-40重量份;第二单体:20-5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30-60重量份;光引发剂:1-10重量份;防污助剂:1-6重量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体,第二单体,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引发剂和防污助剂的总重量份数是100份。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下述成份:第一单体:20-30重量份;第二单体:30-4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30-45重量份;光引发剂:2-7重量份;防污助剂:3-5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4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