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酸重金属矿山采场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植生长袋结构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4575.3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4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肖慧;曾宪坤;卢建京;曹学新;王海超;陈益民;方超;黄辰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B79/02;A01G17/00;A01G20/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欧阳沁 |
地址: | 330031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长袋 重金属 岩质边坡 矿山采场 生态恢复 强酸 改良材料 技术采用 营养基材 营养元素 免维护 锚杆 制作 装入 栽植 矿山 退化 物种 覆盖率 土壤 | ||
1.一种强酸重金属矿山采场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植生长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强酸重金属矿山采场岩质边坡及顶部紧密设置的若干植生长袋,相邻的两个植生长袋间有2cm的搭接长度,植生长袋采用无纺布制作而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留口一端放于坡面顶部,封闭一端放于坡面低部,所述植生长袋内装有现场均匀混合后装入的营养基材、改良材料和耕植土,所述植生长袋通过锚杆固定在强酸重金属矿山采场岩质边坡及顶部,所述植生长袋内栽种植物种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酸重金属矿山采场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植生长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长袋设置的长度为强酸重金属矿山采场岩质边坡+顶部1.5m,所述植生长袋长度宽度的尺寸均为25cm,采用600g/m2无纺布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酸重金属矿山采场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植生长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长袋装土厚度为15c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酸重金属矿山采场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植生长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长袋营养基材、改良材料和耕植土按1:1:(15-20)的比例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酸重金属矿山采场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植生长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长袋的锚杆分为顶部固定锚杆和边坡固定锚杆,所述边坡固定锚杆尺寸为直径为12mm、长度为1.5m、间距为2m,所述顶部固定锚杆的尺寸为直径为12mm、长度为1.5m—1.8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酸重金属矿山采场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植生长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长袋种植植物有狗牙根、刺槐、胡枝子茅草、苎麻。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强酸重金属矿山采场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植生长袋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植生长袋规格
由坡面长度+顶部确定植生长袋长度,顶部设置长1.5m的目的是用于顶部固定,宽度选用通常尺寸无纺布制作,留口一端放于坡面顶部,封闭一端放于坡面低部;
(2)坡面平整
清除作业面杂物及松动岩块,对坡面转角处及坡顶的棱角进行修整,使之呈弧形,尽可能将作业面平整,以利于铺设植生长袋,同时增加作业面绿化效果;
(3)植生长袋装袋
根据坡面岩土体情况,选择好营养基材和改良材料,首先将植生长袋摆放在坡面中,从植生长袋上部开口处将营养基材、改良材料和耕植土的混合料后装入,装袋前保证各材料混合均匀,装袋的过程中不断拍打植生长袋,避免出现局部填空情况;
(4)植生长袋坡面固定
装袋完成后,用锚杆将植生长袋固定在坡面上,锚杆的长度根据现场围岩的情况进行确定,分为顶部固定锚杆和边坡固定锚杆,首先进行顶部固定,再次从上至下进行坡面固定,相邻的植生长袋之间保持2cm搭接长度;
(5)植物种植
完成好以上步骤后进行植物种植,在植生长袋中开挖直径为3cm的种植洞穴,在种植洞穴中放入植物种子,植洞穴间距为0.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45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