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椭圆形凹痕的衬套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84429.0 | 申请日: | 201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6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郑一宪;郑寅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一宪 |
| 主分类号: | F16C33/04 | 分类号: | F16C3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罗银燕 |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椭圆形 凹痕 衬套 | ||
本发明涉及具有椭圆形凹痕的衬套,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具有椭圆形凹痕的衬套,即,包括:本体部,呈内部中空的圆筒形;椭圆形的储存槽,以多个形成于上述本体部的内侧面;贯通孔,以多个形成于上述本体部的外侧面;油槽,形成于上述本体部的外侧面,当在挖掘机等机械的旋转、摆动、往返移动等的各种滑动部分设置来支撑负荷并使轴进行旋转时,在上述储存槽充足地储存润滑油来缩短润滑油的供给次数,从而提高润滑性及耐磨耗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椭圆形凹痕的衬套,更详细地,涉及通过在内周面设置可储存润滑油的椭圆形的储存槽来提高润滑特性的技术。
背景技术
通常,衬套为设置于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并在与移动体或固定体面接触的状态下以使移动体可从固定体顺畅地进行移动的方式支撑的装置,尤其,利用于建筑机械、运输机械、一般工业用机械等的旋转、摆动、往返移动等的各种滑动部分。
为了防止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接触面的磨损,这种衬套供给润滑油,在当运行中的摩擦或从外部接收大负荷时润滑油不足的情况下,会发生损坏。
为此,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0454659号中,在轴承滑动的表面形成0.03mm至0.3mm的深度及与上述深度的面积比为10mm至40mm的润滑油凹槽,来使其起到向上述轴承滑动的表面供给润滑油的作用,从而防止上述轴承的损坏。
但是,在现有技术文献公开的轴承中,凹槽呈圆形,因而无法储存充足的润滑油,从而在防止上述轴承损坏方面受限。并且,在现有技术文献公开的轴承中,若供给润滑油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则润滑油无法均匀地形成油膜而聚集在一侧,因此,经常发生需再次向油膜变薄的部分供给润滑油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0454659号(2005年08月09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在不使衬套大型化的情况下在上述衬套设置可储存充足的润滑油的空间,从而提高上述衬套的润滑性、耐磨耗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局限于以上所提及的问题,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通过下述记载明确理解未提及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问题。
本发明的优选一实施例的具有椭圆形凹痕的衬套的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呈内部中空的圆筒形,使得轴能够插入并旋转;储存槽,在上述本体部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储存润滑油;贯通孔,在上述本体部设置有多个,以能够从外部向内侧面供给润滑油;以及油槽,设置于上述本体部的外侧面,当上述轴进行旋转时,通过上述储存槽来使润滑油均匀地分布于上述轴与本体部的整个接触面。
并且,本发明优选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上述储存槽呈椭圆形,从而有效地确保润滑油的储存空间。
并且,本发明优选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上述储存槽呈长轴与短轴的比率为2.0至3.5的椭圆形。
并且,本发明优选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上述储存槽呈沿着上述本体部的圆周方向设置长轴且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短轴的椭圆形。
并且,本发明优选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上述储存槽设置有多个,沿着与上述本体部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沿着上述本体部的内周面以规定间隔排列的多个列设置。
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本发明的具有椭圆形凹痕的衬套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在不使上述具有椭圆形凹痕的衬套大型化的情况下在上述具有椭圆形凹痕的衬套设置可储存充足的润滑油的空间,从而提高上述具有椭圆形凹痕的衬套的润滑性及耐磨耗性。
并且,本发明的具有椭圆形凹痕的衬套具有可使被供给的润滑油均匀分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椭圆形凹痕的衬套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一宪,未经郑一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44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