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的铝合金车身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4080.0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7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荣力达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12 | 分类号: | C22C21/12;C22C21/00;B22D17/00;C23C3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件 特种铝合金 铝合金车身 制备 高强度铝合金 产品品质 加工效率 铝合金制 喷涂涂层 批量制造 强度不足 组成元素 质量份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身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车身件,所述车身件为特种铝合金制成,所述特种铝合金由AL、Cu、Fe、Mn、Cd、Zr、Ni和B组成,所述特种铝合金中各个组成元素的质量份数为AL:88%、Cu:3%、Fe:3%、Mn:2%、Cd:2%、Zr:1%、Ni:0.4%和B:0.6%。通过使用特种铝合金进行车身件制造,提升铝合金车身件的强度,并且通过制造方法进行批量制造,提高加工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铝合金制车身件强度不足的问题,并且通过喷涂涂层,进行二次加强,提升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铝合金车身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身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铝合金作为车身件时,具有重量低、成本小和质量较高的优势,但是由于铝合金的质地较软,在强度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改善铝合金制造的车身件的强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而目前在对铝合金车身件的强度进行改善时,通常是通过在车身件上加装加强筋的方式进行加强,但是上述方式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车身件的强度仍然不足。因此,解决铝合金制车身件强度不足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身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使用特种铝合金进行车身件制造,提升铝合金车身件的强度,并且通过制造方法进行批量制造,提高加工效率,解决了铝合金制车身件强度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身件,包括车身件,所述车身件为特种铝合金制成,所述特种铝合金由AL、Cu、Fe、Mn、Cd、Zr、Ni和B组成,所述特种铝合金中各个组成元素的质量份数为AL:88%、Cu:3%、Fe:3%、Mn:2%、Cd:2%、Zr:1%、Ni:0.4%和B:0.6%。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特种铝合金在完成外形制造后需在表面喷涂一层加强涂层,所述加强涂层为Mo材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身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上述金属元素的材料按照质量份数进行备料,并混合备用;
步骤二:将混合后的原料送入熔炉中融化成液体,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冷却成型;
步骤三:对于冷却成型后的铝合金产品,使用压铸机对产品进行压铸成型,将多余废料切除;
步骤四:对铝合金产品表面进行强度检测试验,通过对局部位置进行强度检测,进而判断整个产品的强度是否达标;
步骤五:对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进行熔炼回收再利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强度检测试验,使用冲击锤对铝合金产品表面进行撞击,观察变形情况,对产品强度进行判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特种铝合金进行车身件制造,提升铝合金车身件的强度,并且通过制造方法进行批量制造,提高加工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铝合金制车身件强度不足的问题,并且通过喷涂涂层,进行二次加强,提升产品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身件,包括车身件,所述车身件为特种铝合金制成,所述特种铝合金由AL、Cu、Fe、Mn、Cd、Zr、Ni和B组成,所述特种铝合金中各个组成元素的质量份数为AL:88%、Cu:3%、Fe:3%、Mn:2%、Cd:2%、Zr:1%、Ni:0.4%和B:0.6%。所述特种铝合金在完成外形制造后需在表面喷涂一层加强涂层,所述加强涂层为Mo材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身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荣力达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荣力达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40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