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参数高通量SERS活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及活性微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83850.X | 申请日: | 2019-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7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董健;潘晨嫣;李哲;周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A61B5/145;B81B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艳 |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参数 通量 sers 活性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参数高通量SERS活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参数高通量SERS活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电化学刻蚀的方式在针灸针上刻蚀凹槽;
2)在步骤1)所得凹槽内构建微纳金结构阵列,具体是:
2.1)将刻蚀有刻蚀凹槽的针灸针用无水乙醇洗涤后,对其进行表面氨基化处理或巯基化处理后经乙醇洗涤得凹槽氨基化或巯基化的针灸针;
2.2)将步骤2.1)所得到的凹槽氨基化或巯基化的针灸针针身上包被的高分子绝缘层去除;
2.3)在氨基化处理或巯基化处理后的刻蚀凹槽内覆盖光刻胶,激光光刻暴露μm级功能化区域阵列;
2.4)浸泡在由氯金酸与盐酸羟胺所形成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原位还原金,在步骤2.3)所得到的μm级功能化区域阵列进行化学沉积形成微纳金结构阵列;
3)制作基于微纳金结构阵列的含多种不同响应分子的SERS微芯片,具体是:
3.1)制备巯基苯甲酸微胶囊;
3.2)将不同响应分子分别负载到巯基苯甲酸微胶囊中;所述巯基苯甲酸微胶囊直径是步骤2.3)制备得到的μm级功能化区域阵列中每个巯基化暴露区域尺寸的1.5-2倍;
3.3)将含有不同响应分子的巯基苯甲酸微胶囊按同等比例混合,滴加到步骤2)制备得到的微纳金结构阵列上,用去离子水洗涤去除未结合的巯基苯甲酸微胶囊,结合的巯基苯甲酸微胶囊释放响应分子,实现一个微纳金结构阵列点功能化一种响应分子,得到基于微纳金结构阵列的含多种不同响应分子的SERS微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参数高通量SERS活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1.1)将针灸针浸泡在绝缘高分子溶液中,在针灸针的针身上包被高分子绝缘层;
1.2)距离针灸针针尖2-4mm处用刀片划破针灸针针身上的高分子绝缘层,作为刻蚀凹槽的刻蚀位点;
1.3)在电流时间曲线模式下,在0.01-5mol/L的硫酸中进行电化学刻蚀5-60s,在针灸针针身上形成刻蚀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参数高通量SERS活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高分子溶液是聚苯乙烯溶液、聚丙乙烯溶液、聚乳酸溶液或聚甲基丙烯酰甲酯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参数高通量SERS活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化处理或巯基化处理时采用的试剂为浓度是0.1-50%的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氨基化处理或巯基化处理的时间是1-50小时;所述光刻胶是正性光刻胶;所述混合溶液中氯金酸与盐酸羟胺的体积比是10:0.1-1;所述混合溶液中氯金酸的浓度(m/v)是0.01-1%,盐酸羟胺的浓度(m/v)是0.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参数高通量SERS活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将0.1-1mg的4-巯基苯甲酸、0.1-1g的玉米醇溶蛋白和0.01-0.1g的甘油溶于50mL的乙醇中,超声助溶后快速加入950mL的水中,100-500rpm离心收集沉淀;沉淀重悬于1000mL的水中,重复离心后,最后沉淀重悬于1000mL水中备用,得到巯基苯甲酸微胶囊;所述巯基苯甲酸微胶囊是直径7.5-10μm的球形胶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参数高通量SERS活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分子包括但不限于以巯基苯甲酸作为pH的响应分子、以2、5-二羟基苯硫酚作为ROS的响应分子、以3、4-二氨基苯硫酚作为NO的响应分子以及以4-(氨基磺酰基)苯甲酸、 β-巯基乙胺酯作为H2S的响应分子。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参数高通量SERS活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灸针为临床上使用的常规针灸针。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参数高通量SERS活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活性微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385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