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放开采动态放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83148.3 | 申请日: | 201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8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利;王家臣;刘凤琪;魏炜杰;张锦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 |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琳丽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支架 煤板 综放开采 矸石 综采工作面 低位 下放 开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放开采动态放煤方法,包括以下放煤步骤,S1:将综采工作面的液压支架顺序编号为1号,2号,3号,…,N号,N+1号,N为不小于1的整数;S2:按照液压支架的编号顺序首先打开1号液压支架的放煤板,当1号液压支架放煤板放煤一定量时,打开2号液压支架的放煤板进行放煤,当2号液压支架放煤板放煤一定量时,打开3号液压支架的放煤板进行同时放煤,依次类推,当N号液压支架放煤板放煤一定量时,打开N+1号液压支架的放煤板进行同时放煤;每个液压支架放煤板见到矸石立即关闭。本发明使各个液压支架的放煤板依次打开放煤,防止矸石过早处于低位,并避免同一放煤板多轮放煤的反复工序,降低了混矸率,并提高了出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顶煤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综放开采动态放煤方法。
背景技术
综放开采是我国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迅速发展,在煤矿生产上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而综放开采作为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法之一,需要在生产效率、采出率和配套设备水平等方面继续提高和创新。
然而面对新的技术要求,现有的综放开采技术在顶煤放出过程中,因受煤岩分界面的重复扰动,采空区矸石极易提早混入散体煤流,现场操作中常常出现过早关闭放煤板的情况,导致顶煤采出率偏低,造成大量顶煤损失,这种现状并不符合我国煤炭资源高效高回收率开发的宗旨。放煤工艺作为顶煤放出过程和采出率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提高综放开采顶煤回收率的研究重点,通过对传统的单口放煤工艺进行进一步的改良和优化,以达到提高顶煤采出率,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放开采动态放煤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防止矸石过早处于低位,并避免同一放煤板多轮放煤的反复工序,降低了混矸率,并提高了出煤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放开采动态放煤方法,包括以下放煤步骤,
S1:将拟定需要开采的综采工作面上的液压支架顺序编号为1号,2号,3号,…,N号,N+1号,N为不小于1的整数;
S2:液压支架包括底座、尾梁、掩护梁、立柱、顶梁和放煤板,立柱固定在底座与顶梁之间,尾梁与底座的一侧转动连接,尾梁的上端与掩护梁转动连接,掩护梁的上端与顶梁转动连接,放煤板与掩护梁转动连接,按照液压支架的编号顺序首先打开1号液压支架的放煤板,当1号液压支架放煤板放煤一定量时,打开2号液压支架的放煤板进行放煤,利用1号液压支架和2号液压支架的放煤板进行同时放煤,当2号液压支架放煤板放煤一定量时,打开3号液压支架的放煤板进行同时放煤,依次类推,当N号液压支架放煤板放煤一定量时,打开N+1号液压支架的放煤板进行同时放煤;同时,每个液压支架放煤板见到矸石后,立即关闭。
进一步的,当1号液压支架放煤板的放煤达到一半时,打开2号液压支架的放煤板进行放煤,依次类推。
进一步的,还包括液压支架管理步骤,液压支架的放煤板关闭后,立即移动液压支架对综采工作面进行支护。
进一步的,液压支架移动的距离等于煤壁的开采厚度。
进一步的,按照液压支架的编号顺序首先打开1号、2号液压支架的放煤板,当1、2号液压支架放煤板放煤一定量时,打开3号、4号液压支架的放煤板进行同时放煤,当3号、4号液压支架放煤板放煤一定量时,打开5号、6号液压支架的放煤板进行同时放煤,依次类推,当N-2号、N-1号液压支架放煤板放煤一定量时,打开N号、N+1号液压支架的放煤板进行同时放煤,N为不小于2的整数;同时,每个液压支架放煤板见到矸石后,立即关闭。
进一步的,当1号、2号液压支架放煤板的放煤达到一半时,打开3号、4号号液压支架的放煤板进行放煤,依次类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31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