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气体缓冲装置的固封极柱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83126.7 | 申请日: | 201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1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张博健;史雯;耿英三;刘志远;姚晓飞;张冉;孙丽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H33/662 | 分类号: | H01H33/662;H01H33/66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气体 缓冲 装置 固封极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气体缓冲装置的固封极柱,包括静端接线端、极柱外壳、真空灭弧室、电连接导体、动端接线端、斥力盘、封闭气室、气体缓冲侧壁、动导电杆、绝缘拉杆、连接杆、分闸驱动线圈、滑动密封装置、出气孔、合闸驱动线圈、双稳保持结构和环氧树脂;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少电磁斥力机构真空断路器的有效零部件,形成固封极柱,实现集成化、一体化的实际效果,提升了绝缘强度;固封极柱应用于真空断路器,使用方便,便携灵活,维护简单,在三项真空断路器应用中可以实现三项极柱分割拆卸,发挥便携式优势。在固封极柱中加入气体缓冲结构,省去传统油缓冲器部件,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机械碰撞,延长使用寿命,增强结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断路器领域,涉及一种具备气体缓冲装置的固封极柱。
背景技术
真空断路器是电力设备中的重要设备,应用真空灭弧技术,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的分断能力。将真空灭弧室、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缓冲装置同时嵌入到固体绝缘材料中形成固封极柱,成为一个结构简单、紧凑的整体部件。模块化设计是固封极柱的一个典型特征,这样的集成化、一体化设计方式提升了断路器总体的可靠性,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绝缘能力,提升整体绝缘强度。
中国专利文献“CN202487485U”公开了一种真空断路器极柱,包括瓷瓶、导电夹、真空灭弧室、设于真空灭弧室的出线端子,设于真空灭弧室内的动、静触头,以及瓷瓶内的油缓冲器,形成了断路器极柱,有效避免了断路器长时间暴露于空气环境中,被外界灰尘、潮湿污染的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2796714U”公开了一种固封式高压断路器极柱,包括环氧树脂壳体、上出线座、真空灭弧室、下出线座、第一螺杆、绝缘拉杆以及第二螺杆结构,真空灭弧室嵌设于环氧树脂壳体内,各结构形成模组化设置,从而消除一些装配定位误差,提高产品精度,保证产品一致性、稳定性使产品更稳定地运行,同时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中国专利文献“CN105428142A”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及其固封极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电连接的上出线,灭弧室,下出线,装配孔,动端导电杆,以及动端导电杆的外周面和装配孔的孔壁面之间隔设有环形的触指,并设有石墨层,石墨层处于触指上或与触指沿上下方向导向移动配合,提供一种动端与下出线之间摩擦力小的固封极柱。英国专利文献“GB2531935A”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断路器的三个独立的自驱动断路器极柱。
综上所述,现有的用于真空断路器的固封极柱有效提高了真空断路器的绝缘性能,实现了产品的一体化设计,提升了产品性能及可靠性,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现有固封极柱并没有集成缓冲结构于极柱设计中,或是使用了较为传统的油缓冲器进行缓冲作用,在分、合闸的行程末尾对可动部件进行缓冲。然而,油缓冲器的缓冲特性是速度越快提供的缓冲力越大,因此,当电磁斥力操动机构以较高速度冲撞油缓冲器时,会产生极大的机械冲击力,影响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机械特性并降低其使用寿命。同时,为吸收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动能,使用的油缓冲器还会增加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的设计尺寸。气体缓冲结构相较于油缓冲器无机械过程,装置尺寸较小,操动机构占地面积减小,灵活方便,维护简单,同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本发明在整体化设计中加入气体缓冲装置,并以环氧树脂为媒介实现气体缓冲与真空灭弧室的绝缘分割,在有效提升断路器绝缘性能,使用可靠性,实现产品便携、灵活、维护简单的效果同时,完成了断路器极柱的更高度整体化、模块化设计方式,气体缓冲装置的应用也进一步提升断路器开断性能,增强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气体缓冲结构的固封极柱,将电磁操动机构的气体缓冲结构应用于固封极柱中,简化断路器结构,完善模块化设计,提升绝缘强度,同时克服油缓冲器的缺点,在操动过程中减少机械碰撞,增强整体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31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