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83033.4 | 申请日: | 201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2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诗翰;张临安;周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9/02 | 分类号: | G03B9/02;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机 模块 电子 装置 | ||
一种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相机模块包含成像镜头及影像感测器,成像镜头形成影像于影像感测器上,影像感测器设置于成像镜头的像侧。成像镜头包含镜筒、多个塑胶透镜及遮光片。塑胶透镜设置于镜筒内。遮光片设置于镜筒内且具有非圆形内孔。成像镜头形成的影像的部分为离焦影像,离焦影像的至少部分的形状呈现非圆形并对应遮光片的非圆形内孔的形状。借此,可不必额外透过后制处理即可达成影像的特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电子装置上的微型化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更加精进,使得影像感测器(Image Sensor)的性能有所提升,像素可达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备高成像品质的相机模块及其成像镜头俨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配备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相机模块及其成像镜头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样化。由于往昔的相机模块及其成像镜头较不易在成像品质、光圈大小、体积、视角或特殊效果等需求间取得平衡,故一种符合前述需求的相机模块及其成像镜头遂成产业界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相机模块中的遮光片具有非圆形内孔,使得离焦影像的至少部分的形状呈现非圆形并对应遮光片的非圆形内孔的形状,因此可不必额外透过后制处理即可达成影像的特殊效果。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机模块,包含成像镜头及影像感测器,成像镜头形成影像于影像感测器上,影像感测器设置于成像镜头的像侧。成像镜头包含镜筒、多个塑胶透镜及遮光片。塑胶透镜设置于镜筒内。遮光片设置于镜筒内且具有非圆形内孔。成像镜头形成的影像的部分为离焦影像,离焦影像的至少部分的形状呈现非圆形并对应遮光片的非圆形内孔的形状。借此,可不必额外透过后制处理即可达成影像的特殊效果。
根据前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成像镜头包含多个遮光片,各遮光片具有内孔,遮光片中一者的内孔为非圆形内孔,非圆形内孔为遮光片分别具有的内孔中最小一者。
根据前述的相机模块,其中具有非圆形内孔的遮光片可作为成像镜头的光圈。
根据前述的相机模块,其中遮光片的外径为其可满足下列条件:较佳地,其可满足下列条件:
根据前述的相机模块,其中遮光片的非圆形内孔的形状可为爱心形状、水果形状、机器人形状、动物形状、植物形状、字母形状、星星形状及标记形状中一者。
根据前述的相机模块,其中遮光片可设置于塑胶透镜中二塑胶透镜之间,且遮光片及所述二塑胶透镜同轴排列。
根据前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二塑胶透镜中一者可邻设于遮光片的物侧且包含第一嵌合面,所述二塑胶透镜中另一者可邻设于遮光片的像侧且包含第二嵌合面,第一嵌合面及第二嵌合面相互对应并嵌合,第一嵌合面及第二嵌合面形成容置空间,且遮光片设置于容置空间中。
通过上述提及的各点技术特征,有助于提升非圆形内孔的形状转移至影像的效果。上述各技术特征皆可单独或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依据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二相机模块,所述二相机模块朝向电子装置的同一侧,各相机模块包含成像镜头及影像感测器,各成像镜头形成影像于对应的影像感测器上,各影像感测器设置于对应的成像镜头的像侧,所述二成像镜头中至少一成像镜头包含镜筒、多个塑胶透镜及遮光片。塑胶透镜设置于镜筒内。遮光片设置于镜筒内且具有非圆形内孔。所述至少一成像镜头形成的影像的部分为离焦影像,离焦影像的至少部分的形状呈现非圆形并对应遮光片的非圆形内孔的形状。借此,适用于高摄影规格的电子装置。
根据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成像镜头可包含多个遮光片,各遮光片具有内孔,遮光片中一者的内孔为非圆形内孔,非圆形内孔为遮光片分别具有的内孔中最小一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30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