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原油采集的生物酶驱油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82929.0 | 申请日: | 201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5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段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泽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8/582 | 分类号: | C09K8/582;C09K8/58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唯亚智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9 | 代理人: | 张翠茹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酶 生物酶驱油剂 蛋白质复合 生物活性物 岩石表面 原油采集 原油 润湿 聚氧乙烯醚 地层孔隙 地层压力 方向转化 流动阻力 双季铵盐 烷基糖苷 重量分数 储油层 润湿性 井筒 降粘 油岩 增油 岩石 剥离 增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原油采集的生物酶驱油剂,包括有生物酶、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和双季铵盐,生物酶包括蛋白质复合酶NOYEES,生物活性物BIO‑P和BIO‑A,生物酶中蛋白质复合酶NOYEES,生物活性物BIO‑P和BIO‑A的重量分数比为1:6:3。由此,可以使储油层岩石表面的润湿性从油湿像水湿方向转化,而改变储层岩石的润湿状态,降低油岩间的界面张力,令原油易于从岩石表面剥离下来。有一定的降粘作用,降低了原油在地层孔隙中的流动阻力。在地层压力作用下,原油从四周流向井筒,从而起到增产增油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油剂,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原油采集的生物酶驱油剂。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开发的过程中,一次采油是原油依靠地下压力,通过油井自喷出地面的过程,随着地下压力的降低,自喷结束,一次采油可采出地下10-15%左右。二次采油是通过往地下不断注水,补充地下能量,从而实现水驱油的目的。但随着不断的注水,采出液中含水不断上升,目前我国陆上油田采出液中含水高达92-95%。按国际标准,采出液中含水达到97%时,即无任何经济效益。但是二次采油只能采出地下原油的20%左右。因此,石油工业中普遍进行三次采油,即化学驱油。但是现有驱油剂,通常只追求超低界面张力,不注重油藏地质特征及原油物性条件。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适用于原油采集的生物酶驱油剂,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原油采集的生物酶驱油剂。
本发明的适用于原油采集的生物酶驱油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生物酶、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和双季铵盐,所述生物酶包括蛋白质复合酶NOYEES,生物活性物BIO-P和BIO-A,所述生物酶中蛋白质复合酶NOYEES,生物活性物BIO-P和BIO-A的重量分数比为1:6:3。
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原油采集的生物酶驱油剂,其中,所述生物酶、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和双季铵盐的重量百分比为生物酶10%至25%、聚氧乙烯醚1%至10%、烷基糖苷0.2%至15%、双季铵盐0.2%至15%,其余为水余量。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原油采集的生物酶驱油剂,其中,所述生物酶、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和双季铵盐的重量百分比为生物酶12%、聚氧乙烯醚8%、烷基糖苷10%、双季铵盐10%,其余为水余量。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原油采集的生物酶驱油剂,其中,所述生物酶、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和双季铵盐的重量百分比为生物酶22%、聚氧乙烯醚4%、烷基糖苷3%、双季铵盐3%,其余为水余量。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原油采集的生物酶驱油剂,其中,所述生物酶、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和双季铵盐的重量百分比为生物酶10%、聚氧乙烯醚1%、烷基糖苷0.5%、双季铵盐0.2%,其余为水余量。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使储油层岩石表面的润湿性从油湿像水湿方向转化,而改变储层岩石的润湿状态,降低油岩间的界面张力,令原油易于从岩石表面剥离下来。
2、有一定的降粘作用,降低了原油在地层孔隙中的流动阻力。在地层压力作用下,原油从四周流向井筒,从而起到增产增油的作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泽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泽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2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沫排水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的高效无聚携砂液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