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81383.7 申请日: 2019-04-09
公开(公告)号: CN109908302A 公开(公告)日: 2019-06-21
发明(设计)人: 林毅;司徒红林;陈前军;王志宇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35/00;A61P35/04
代理公司: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代理人: 许春兰;张丽
地址: 5100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中药组合物 抑制肿瘤 山茱萸 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医药技术领域 抑制肿瘤细胞 白花蛇舌草 乳腺癌细胞 细胞学实验 健脾补肾 细胞迁移 制何首乌 茯苓 黄芪 半枝莲 抗转移 女贞子 肉苁蓉 太子参 原料药 重量份 薏苡仁 枸杞子 白术 划痕 莪术 制备 侵入 肿瘤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药:黄芪20~50份、莪术10~20份、太子参20~40份、茯苓10~20份、白术20~40份、薏苡仁20~40份、女贞子10~20份、枸杞子10~20份、肉苁蓉10~20份、山茱萸10~20份、制何首乌10~20份、白花蛇舌草15~30份、半枝莲15~3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公开的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以健脾补肾为主要治则,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划痕形成,而且能抑制细胞迁移侵入,具有显著的抗转移作用;通过细胞学实验证明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功效,临床实验证明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中医药是我国肿瘤治疗的特色,“治未病”思想更是为众多医家所倡导应用于预防肿瘤转移或复发。《内经》将转移称为“传舍”,认为肿瘤之所以转移,一是癌症的邪气盛,二是被转移的部位正气虚,形成痰凝血瘀毒聚的土壤和环境。

现有技术中,专利CN102266434A提供了一种由五月茶、油桐叶、瑞香根组成抗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主要针对肿瘤患者后期的“瘀、毒”病理状态,以解毒散结、活血祛瘀的治则配伍而成。

专利CN102772763A公开了一种由干姜、山楂、元参组成的抗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主要针对肿瘤患者后期的“瘀、毒”病理状态,同样以解毒散结、活血祛瘀的治则配伍而成。

专利CN105012845A公开了一种抗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黄芪10~30份、白术10~30份、薏苡仁10~30份、白豆蔻3~10份、浙贝母3~12份、牡蛎5~30份、当归5~15份、牛膝3~15份、桃仁3~10份和八月札10~40份;该中药组合物针对肿瘤患者后期的“痰、瘀、虚”病理状态,以化痰散结、活血祛瘀、益气健脾祛湿的治则配伍而成。

以上三篇专利文献均是通过中药治疗肿瘤转移,均是针对肿瘤患者后期的“瘀、毒”病理状态,以解毒散结、活血祛瘀为治则。实际上,基于肿瘤的“传舍”理论,中医认为正气亏虚、癌毒蛰伏是癌症复发转移之根本,癌毒之邪并非可以在机体任何部位随意停留,其停留之处必为所在脏器正气不足或停留之处所主脏腑正气亏虚。正气亏虚首当责先天肾气不足及后天脾胃失养,加之冲任失调,气滞痰凝血瘀,诱发转移形成,所以健脾补肾是预防肿瘤转移复发的主要治则,而现有技术均针对肿瘤患者后期“祛瘀”而忽视了补脾肾,治标不治本,达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此基础上,急需创制一种以健脾补肾为主要治则的中药组合物,应用于肿瘤特别是乳腺癌转移的巩固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以健脾补肾为主要治则,应用于肿瘤特别是乳腺癌的巩固治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有效成分包括如下原料药:黄芪、莪术、太子参、茯苓、白术、薏苡仁、女贞子、枸杞子、肉苁蓉、山茱萸、制何首乌、白花蛇舌草以及半枝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主要有效成分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药:黄芪20~50份、莪术10~20份、太子参20~40份、茯苓10~20份、白术20~40份、薏苡仁20~40份、女贞子10~20份、枸杞子10~20份、肉苁蓉10~20份、山茱萸10~20份、制何首乌10~20份、白花蛇舌草15~30份、半枝莲15~3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13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