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供热设备的金属框架型材、发热单元及智能供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1312.7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7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岩;刘茂柏;白东升;武成峰;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立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10;H05B3/20;H05B3/03;H05B3/12 |
代理公司: | 11690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艾变开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框架 供热设备 镂空 侧面 电热转换率 进口和出口 热量利用率 板式 智能 发热单元 加热介质 密封性好 相对侧面 集合体 无辐射 联通 发热 输出 封闭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供热设备的金属框架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架型材的两个相对的侧面镂空,用于安装发热板式集合体;与镂空侧面相连的两个相对侧面为封闭侧面;所述金属框架型材还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设有与外界联通的进口和出口,用于加热介质的导入和输出。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金属框架型材在智能供热设备中的应用,所述设备升温速度快,热量利用率高,电热转换率高,密封性好,体积较小,使用时基本无嘈音、无辐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供热设备的金属框架型材、发热单元及智能供热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加热需求,例如居民采暖、厨房烹饪、加热保健等;工业领域中的加热需求更多,例如各种各样的加热、换热和保温设备的应用,热能转化设备等。目前,传统的加热设备或装置采用电加热管和电磁加热技术。电加热管技术应用较为成熟,但其电热转化率较低,并且由于设备工作时处于高温状态,设备使用寿命较短。电磁加热技术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的技术,生活中的电磁炉和电磁灶就是采用电磁加热技术,但其电热转化率为75-85%,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辐射和噪音,若应用于工业大生产则辐射和噪音更大,影响人们的健康。空气能设备主要是指将空气中蕴含的低品位热能量(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收集利用的热泵,空气能热泵是目前的清洁能源利用装置,然而,其使用受自然条件限制,技术发展不够成熟,大范围或工业应用受到限制。
纳米发热材料是一种新型高效发热或加热材料,其采用远红外线平面辐射,穿透力强,具有高能量密度,加热速度可达300℃/分钟以上,能够达到99%的动态传热能源效率和90%以上的静态能源效率。纳米发热材料具有超低电阻,可使用直流电源驱动,加热温度为200-300℃。不同于传统发热体的随意四处散热,纳米发热材料的热能传递为垂直发热,热能使用效率高。纳米发热材料一般厚度较薄,能够抑制大电流冲击,进而延长其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现有的纳米发热材料设备中,存在结构简单和设计不合理导致热能利用率较低的问题,现有的大多数含有纳米发热材料的加热设备普遍沿用传统的加热设备结构,即在纳米发热材料周边设置电绝缘设施后再设置加热介质,导致热能利用率较低。另外,电极连接方式复杂且占用空间,在节约纳米发热材料同时防止产生的热量无利用耗散方面存在缺陷。同时,加热设备普遍使用液体加热介质,存在加热介质泄露,甚至造成漏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供热设备的金属框架型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带有所述金属框架型材的发热单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供热设备,所述设备中含有所述发热单元。
本发明还提供两个相对侧面镂空的金属框架型材在供热设备,尤其是暖气设备中的应用。
具体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供热设备的金属框架型材,所述金属框架型材的两个相对的侧面镂空,用于安装发热板式集合体;与镂空侧面相连的两个相对侧面为封闭侧面;所述金属框架型材还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设有与外界联通的进口和出口,用于加热介质的导入和输出。
所述金属框架型材的材质为耐高温、防腐蚀和导热性较好的金属材质,优选的,所述金属型材的材质为铝或铝合金。
优选的,所述金属框架型材为扁平形状,并且面积较大的两个侧面为镂空侧面,所述镂空侧面用于与发热板式集合体相连,所述发热板式集合体的基板光滑平面朝向所述镂空侧面,这样,传热面积较大,提高传热速率。
相比于传统的用于加热的金属型材,所述金属框架型材将传热面设计成镂空侧面,减少了金属用量和型材重量,使得成本降低,型材轻质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立盛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立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1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跨季节蓄热的光伏供暖系统
- 下一篇:一种蓄热式电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