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集手臂摆动能量的发电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80959.8 | 申请日: | 2019-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1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汪红兵;孙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后臂组件 驱动弹簧 发电装置 手臂摆动 前臂板 前臂 发电组件 后臂 电子设备充电 安装方便 发电效率 相对摆动 压电发电 发电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集手臂摆动能量的发电装置,包括一前臂板,一后臂组件以及一驱动弹簧,前臂板与前臂固定连接,后臂组件与后臂固定连接,前臂板和后臂组件通过驱动弹簧连接,后臂组件内部具有发电组件,驱动弹簧和发电组件连接,前臂和后臂相对摆动时,带动驱动弹簧运动,进而驱动压电发电组件发电。所述收集手臂摆动能量的发电装置使用安装方便,且发电效率较高,能够及时产生电能为电子设备充电,使用体验较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准确的说涉及一种收集手臂摆动能量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运动能量,运动过程例如手臂的摆动、腿部的弯曲以及脚的踩踏等,这些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都是白白流失掉的。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随身携带和佩戴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如何及时为这些电子设备充能成为了一项难题,尤其是在一些野外偏僻场所,很难找到合适的充电场所,电子设备能量耗尽后无法使用,为使用者带来不便。为了能够为随身携带和佩戴的电子设备充电,人们通常会携带移动电源或者小型发电装置,为其他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但是,移动电源本身电量有限,一旦移动电源的电量耗尽,即无法为其他电子设备充电;现有的小型发电装置大多数需要消耗其他类型的能源来产生电能,为了发电需要携带额外的能源容器,不方便的同时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将运动能量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但是这些发电装置的发电功率普遍较低,难以便捷有效地为其他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压电效应是电介质材料中一种机械能与电能互换的现象,压电效应分为正压电效应及逆压电效应两种,在各种能量转换类型中,基于压电效应把压力、冲击、振动等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效率仅次于太阳能、风能的转换效率。利用压电效应发电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压电材料因晶格内原子间特殊排列方式,使得材料有应力场与电场耦合,产生压电效应。压电能量收集装置可以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通过环境的外力作用使压电材料内部产生应变和应力,由于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将应变能转换成电场能,实现能量输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集手臂摆动能量的发电装置,包括一前臂板,一后臂组件以及一驱动弹簧,前臂板与前臂固定连接,后臂组件与后臂固定连接,前臂板和后臂组件通过驱动弹簧连接,后臂组件内部具有发电组件,驱动弹簧和发电组件连接,前臂和后臂相对摆动时,带动驱动弹簧运动,进而驱动压电发电组件发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收集手臂摆动能量的发电装置,与使用者的前臂及后臂结合安装,所述收集手臂摆动能量的发电装置包括一前臂板、一后臂组件以及一驱动弹簧,所述后臂组件包括一下盖体和一上盖体,所述下盖体和所述上盖体固定在一起形成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内设置一发电组件,所述前臂板通过所述驱动弹簧与所述发电组件连接,所述前臂板与使用者前臂连接安装,所述后臂组件与使用者后臂连接安装,前臂和后臂相对摆动,前臂板带动所述驱动弹簧运动,驱动所述发电组件发电。
优选地,所述发电组件包括一驱动组件、一柔性支承板以及若干压电组件,所述柔性支承板具有若干支板,所述压电组件与所述支板数量相同,所述柔性支承板搭接固定在所述下盖体的开口处,所述驱动组件呈柱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下盖体内部与所述下盖体的内部底面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柔性支承板中部下方,所述驱动弹簧穿过所述柔性支承板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压电组件分别与所述支板顶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柔性支承板为十字型结构,所述柔性支承板具有四个所述支板,四个所述压电组件分别与四个所述支板顶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限位管道、一柱状冲击块以及一弹簧,所述限位管道与所述下盖体的内部底面连接,所述柱状冲击块设置在所述限位管道内部,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限位管道内部,所述柱状冲击块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限位管道底部连接,所述柱状冲击块顶端与所述驱动弹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09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叠加型纵振模态旋转压电马达
- 下一篇:一种双作用压电发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