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频技术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80478.7 | 申请日: | 2019-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7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郭烈锦;敬登伟;曾子龙;马利静;刘茂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3/04 | 分类号: | C01B3/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频 技术 太阳能 光热 耦合 装置 | ||
1.一种基于分频技术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6)、光热耦合反应器(8)、若干反射镜以及具有中空腔体的储液箱(10);其中,
储液箱(10)呈倒U形状,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6)的开口方向朝下并设置在储液箱(10)的正上方,储液箱(10)中间通过控温流体层(7)连通,且光热耦合反应器(8)包裹在控温流体层(7)内,光热耦合反应器(8)的正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固态分频器(3),储液箱(10)两侧的内侧依次设置有吸热流体层(4)和真空层(5),若干反射镜并排设置在储液箱(10)的正下方;工作时,含有光热催化剂的测试样品放置在光热耦合反应器(8)内,光源(1)通过并排的反射镜收集至固态分频器(3),固态分频器(3)将光源(1)分为红外光部分和紫外光部分,红外光部分能量通过真空层(5)和吸热流体层(4)后,将能量传递给控温流体层(7),控温流体层(7)将热能传递给光热耦合反应器(8),紫外光部分直接透过控温流体层(7)将光投射到光热耦合反应器(8)内的光热催化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频技术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射镜采用线性菲涅尔反射镜(2),且其反射面能够根据太阳辐射光的不同方位来进行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频技术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液箱(10)两侧的外侧还设置有板式二次反射器件(9),用于反射未被吸热流体层(4)完全吸收的红外光部分能量,并通过吸热流体层(4)吸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分频技术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板式二次反射器件(9)的高度与储液箱(10)两侧的高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频技术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固态分频器(3)能够根据实际光/热单元比例需要来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的不同频率或波长进行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频技术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层(5)的高度以及吸热流体层(4)的高度均与储液箱(10)两侧的高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频技术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整体沿中心轴线呈对称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频技术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1)为一年四季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频技术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光热催化剂为半导体催化剂,其吸收光为紫外光部分和部分可见光,相应的波长范围在180nm-700nm以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频技术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液箱(10)内的工质为水和乙二醇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04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森林结构的制备方法及纳米森林结构的调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液相加氢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