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RV电磁泄压阀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78963.0 | 申请日: | 2019-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9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 发明(设计)人: | 秦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H7/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王晶 |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张紧器 电磁泄压阀 壳体 油流 阻尼性能 内端面 柱塞 油压 参数调整 弹簧刚度 弹簧连接 阀门行程 滑动连接 壳体下部 驱动系统 系统性能 系统要求 柱塞上部 出油口 进油口 外圆柱 预期的 出件 内端 油槽 链条 室内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PRV电磁泄压阀,外壳装在液压张紧器壳体底部内,外壳的外圆柱上绕有线圈,外壳内配合滑动连接PRV柱塞,外壳内设有多条油槽,PRV柱塞上部内端面与液压张紧器壳体的底部内端面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液压张紧器壳体的底部内端面上开有出油口,液压张紧器壳体下部一侧设有进油口。本发明的PRV电磁泄压阀通过控制油流来调节液压张紧器油室内的油压,从而产生阻尼性能的张力,并使不同的油流通过PRV柱塞的位置来实现。PRV电磁泄压阀的弹簧刚度、阀门行程、油出位置、油出件尺寸和形状均可根据系统要求进行调整链条张力或阻尼性能,可以获得预期的系统性能,可实现油流参数调整将与不同的驱动系统工作条件相对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泄压阀,尤其是一种用于链式张紧器的PRV电磁泄压阀。
背景技术
张紧器的PRV电磁阀是为内燃机或其他动力转移机械领域的定时或其他驱动系统提供张力。
使用链式张紧器保持链条的适当张力是常见的做法,链条的张力主要是由油通过张紧器中的泄漏间隙产生的,伴随着柱塞的运动。在定时链或发动机油压过度上升的过程中,室内油压压力可能会变得过高。
为了降低发动机高速或定时驱动系统中其他极端工作条件下的高链力,采用了PRV(泄压阀)。如果张紧器室的油压达到一定的值,PRV就会打开,然后随着张紧器的油压降低链条力也会降低。典型的结构被描述为图1和图2所示。在定时驱动系统中,要保持发动机转速的阻尼性能与不同工作条件的匹配。当PRV打开时,阻尼会突然减小,重要的是要保持足够的阻尼性能,以确保在张紧器室的油压降低时,有一个稳定的定时驱动系统(如减少冲击)。在目前的设计中,PRV的出口尺寸是固定的,这意味着在不同的发动机工作条件下,油料很难根据系统要求灵活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PRV泄压阀的出口尺寸固定,油料很难根据系统要求灵活调整,无法满足发动机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工作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PRV电磁泄压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RV电磁泄压阀,包括外壳、线圈、PRV柱塞、弹簧,所述外壳装在液压张紧器壳体底部内,外壳的外圆柱上绕有线圈,外壳内配合滑动连接PRV柱塞,外壳内设有多条油槽,所述PRV柱塞上部内端面与液压张紧器壳体的底部内端面之间通过弹簧连接,用于平衡PRV柱塞运动,所述液压张紧器壳体的底部内端面上开有出油口,液压张紧器壳体下部一侧设有进油口。
进一步,所述外壳内设置的多条油槽为不同高度、宽度尺寸的油槽。
进一步,所述线圈与ECU相连接,由ECU的信号控制。
进一步,所述PRV电磁泄压阀通过控制油流来调节液压张紧器油室内的油压,从而产生阻尼性能的张力,并使不同的油流通过PRV柱塞的位置来实现。
进一步,所述液压张紧器壳体的底部内端面上的出油口的尺寸、形状、位置可调,使液压张紧器油室内的油压可以根据驱动系统要求灵活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该PRV电磁泄压阀中,驱动系统振动和其他重要的系统性能将由ECU(电子控制单元)积极控制;
2.该PRV电磁泄压阀的弹簧刚度、阀门行程、油出位置、油出件尺寸和形状均可根据系统要求进行调整链条张力或阻尼性能,可以获得预期的系统性能,可实现油流参数调整将与不同的驱动系统工作条件相对应。
3.该PRV电磁泄压阀也可应用于不同布局的张紧器外壳的其他位置,如阀门方向、出油口方向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典型泄压阀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现有的典型泄压阀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PRV电磁泄压阀安装在液压张紧器中的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8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