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维持常压空气氛围的人类配子快速冻融可视化环境舱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8850.0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7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华;吴栋梁;张宏彬;李铮;姚晨成;李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维持 常压 空气 氛围 人类 配子 速冻 可视化 环境 | ||
一种维持常压空气氛围的人类配子快速冻融可视化环境舱,主要由环境舱主体、高导热底板、上法兰盖板、O型垫圈、预紧螺丝、毛细管、除菌干燥器、热电偶及电加热膜组成,所述的环境舱主体为扁平状空心圆柱结构,与所述的高导热底板、上法兰盖板共同组成封闭腔体。所述的上法兰盖板的中央嵌有高透的石英玻璃,扣于环境舱主体的顶面,环境舱主体的侧面开设毛细管接口、热电偶穿舱接口、电加热膜穿舱接口以及连接杆。本发明可实现人类配子样本在恒定常压条件下的快速冻融,并且具备全程可视化条件和实时测温能力,适用于观测低温降温或复温过程中配子的瞬态玻璃化或者结晶化冻融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维持常压空气氛围的人类配子快速冻融可视化环境舱,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重复装载配子样品,能够使样品与低温冷表面间隔接触但可快速降温,以及期间始终保证有氧常压环境并且内部高透可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化冷冻技术已经逐渐成为辅助生育技术中重要的应用技术之一,其原理是生物样品随冷冻保护剂一起,直接投入液氮或低温蒸气中,获得足够的降温速率从而使得细胞内外均不形成冰晶,避免细胞物理损伤。玻璃化冷冻保存法具有操作时间短、简单、对设备的需求低、冻存效果好等优点。为了能够重复装载配子样品,能够使样品与低温冷表面间隔接触但可快速降温,以及期间始终保证有氧常压环境并且内部高透可视的装置,设计和开发一种维持常压空气氛围的人类配子快速冻融可视化环境舱具有重要价值。
目前已公开的关于玻璃化冷冻技术的论文和专利基本都集中在玻璃化冷冻载体及冻融过程步骤的研究上,如中国专利CN106153622A公开了一种玻璃化冷冻观察装置,应用在最优冷冻保护剂筛选和组织平衡时间优化时,可便捷地观察快速冷冻和复融过程时不同冷冻保护剂中的配子玻璃化状态和组织在冷冻剂中平衡过程中表面积变化,完成初步玻璃态筛查工作和组织平衡时间的优化及确定,但整个装置暴露在液氮及氮气氛围中,配子细胞不具备隔离功能,易受细菌污染及不可受控复温。再如中国专利CN206238188U公开了一种液氮熏蒸箱,其配有便于调节高度的配子载体架以及相应的卡扣装置,因此能够根据液氮的液位高度自由调节载体架,从而将配子始终保持在满足条件的冷冻储藏环境中。该专利中配子载体置于液氮熏蒸箱中,未开有观察窗,更不具备可视化观察配子冻融现象的条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维持常压空气氛围的人类配子快速冻融可视化环境舱,所述配子快速冻融可视化环境舱简单可靠,能够实现快速冷冻至深低温及受控复温,能够重复装载配子样品,可实现人类配子样本在恒定常压条件下的快速冻融,并且具备全程可视化条件以及实时测温能力,适用于观测低温降温或复温过程中配子的瞬态玻璃化或者结晶化冻融过程。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维持常压空气氛围的人类配子快速冻融可视化环境舱,其特点在于,包括环境舱主体、高导热底板、上法兰盖板、O型垫圈、预紧螺丝、毛细管、除菌干燥器、热电偶和电加热膜,所述的环境舱主体为扁平状空心圆柱结构,与所述的高导热底板、上法兰盖板共同组成封闭腔体;
所述的环境舱主体的外侧面设有毛细管接口、热电偶穿舱接口、电加热膜穿舱接口和连接杆;所述的高导热底板嵌在所述的环境舱主体的开孔底面,两者之间采用低温胶粘接密封,该高导热底板的内刻蚀有凹槽和沉孔,用于定位放置配子样品;所述的上法兰盖板的中央嵌有高透的石英玻璃,该上法兰盖板扣在所述的环境舱主体的顶面,通过O型垫圈和预紧螺丝形成可拆式密封连接,所述的热电偶嵌入式安装在所述高导热底板上;所述的电加热膜为环形加热膜,紧密粘贴在所述的高导热底板上的外圈,所述的毛细管接口通过所述的毛细管与所述的除菌干燥器的出口连通,该除菌干燥器的入口则与大气相通,所述的热电偶穿舱接口用于所述的热电偶的气密穿舱接入;所述的电加热膜穿舱接口用于所述的电加热膜的引线气密穿舱接入,所述的连接杆用于和外部运动执行机构连接。
所述的环境舱主体由薄壁304不锈钢制成。
所述的高导热底板由高透的蓝宝石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8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