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活塞镶圈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8727.9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8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金丽;王化平;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海联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检 加工 剪钳结构 磨刀 镶圈 发动机活塞 加工装置 固定槽 切割刀 导光 活塞 收纳 螺丝安装 实时修正 箱体结构 箱体内部 箱体整体 左右两侧 容错性 转轴 打磨 安置 覆盖 改进 | ||
本发明提供发动机活塞镶圈加工装置,包括加工复检箱体,打磨刀,切割刀,剪钳结构和导光灯;所述加工复检箱体整体为箱体结构,且加工复检箱体的箱体通过转轴打开;所述加工复检箱体的箱体内部设有固定槽,且加工复检箱体的箱体通过固定槽收纳并安置打磨刀,切割刀和剪钳结构;所述加工复检箱体内侧的左右两侧各通过螺丝安装有一组导光灯。剪钳结构和打磨刀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活塞镶圈加工时在操作容错性,实时修正和打磨痕迹覆盖方面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发动机活塞镶圈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活塞耐磨镶圈技术获得广泛使用,从九十年代初期国内开始使用到现在年需求量达到几千万件,该技术在得到普及应用的基础上逐步走向了成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活塞耐磨镶圈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活塞耐磨镶圈形成了与活塞配套的一个系列的独立产品,品种达几百个,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检测检验、包装运输等方面自成体系,技术日臻完善,贸易量逐年增加。
我们研究发现,通过手工对发动机活塞镶圈进行加工时,加工装置镶圈的固定结构的容错空间较小,在打磨时不易进行调整,同时,在打磨和切割作业时,切割时对于切割的厚度不能进行实时修正,不同目数的打磨工具造成的痕迹,往往需要在调整打磨角度之后才能对前面的打磨痕迹进行覆盖。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发动机活塞镶圈加工装置,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发动机活塞镶圈加工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活塞镶圈加工时在操作容错性,实时修正和打磨痕迹覆盖方面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的问题。
本发明发动机活塞镶圈加工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发动机活塞镶圈加工装置,包括加工复检箱体,打磨刀,切割刀,剪钳结构和导光灯;所述加工复检箱体整体为箱体结构,且加工复检箱体的箱体通过转轴打开;所述加工复检箱体的箱体内部设有固定槽,且加工复检箱体的箱体通过固定槽收纳并安置打磨刀,切割刀和剪钳结构;所述加工复检箱体内侧的左右两侧各通过螺丝安装有一组导光灯。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复检箱体顶端通过螺丝设有一个提手;所述加工复检箱体的正面表面镂空设置有一个矫正定位圆环;所述加工复检箱体圆环镂空部分的背部采用一块透明树脂板结构,且通过滑轨结构连接;所述矫正定位圆环内每60°设有一个半圆形橡胶凸起的固定位点;所述矫正定位圆环的内壁上设有垂直于矫正定位圆环内壁的弧形凸起构成的圆环内膛线。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刀为条形带有握柄的金属磨具结构,且所述打磨刀在加工复检箱体内共有5把;所述打磨刀打磨纹理结构分为W型和S型两种,且打磨刀粗糙程度在400-1200目区间内,每200目依次递增;所述打磨刀握柄尾端设有一个口径大于人体手指直径的圆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刀在加工复检箱体内共有3把;所述切割刀刀片角度分为60°和45°两种;所述切割刀刀柄为透明树脂长杆结构,且透明树脂长杆刀柄上带有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剪钳结构为带有弹簧限位器结构的单刃剪钳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灯为一根使用5号电池作为电源的长条形LED灯管结构,且灯管中心的延长线相交于矫正定位圆环的圆心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箱体结构的设计,便于便携使用,提高了设备的移动性,同时矫正定位圆环通过固定位点对活塞镶圈进行固定的方式,具备一定的容错空间,并且透明树脂板的设计,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便于前后观察,内部圆环内膛线的设计,有利于利用圆环内膛线进行圆周打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海联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海联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87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