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绳张力自动调节装置及包含其的玻璃升降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7984.0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2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田;罗刚;路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89 | 分类号: | E05F15/689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螺母 螺杆 弹性件 张力自动调节装置 抵接 软轴 玻璃升降器 闭环 单向转动 弹力作用 内部空腔 自身轴线 接触处 螺杆螺 螺杆沿 螺母套 穿设 容设 通孔 同轴 贯穿 吸收 自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绳张力自动调节装置及包含其的玻璃升降器,钢丝绳张力自动调节装置包括:螺杆、螺母、弹性件和外壳;螺杆的一端与套设于钢丝绳外侧的软轴管抵接,螺杆的另一端贯穿螺母和外壳;螺杆沿其自身轴线方向设有用于穿设钢丝绳的同轴的通孔;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螺杆,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外壳;螺母容设于外壳的内部空腔;螺母套设于螺杆的外侧,且螺母与螺杆螺接;外壳与螺母的接触处设有限位组件,以限定螺杆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朝向软轴管一侧运动时螺母的单向转动。本发明对形成闭环并部分或全部套设于软轴管的钢丝绳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超出的自由长度的自动吸收,避免设有该钢丝绳的机构出现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件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钢丝绳张力自动调节装置及包含其的玻璃升降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绳轮式玻璃升降器机构中,钢丝绳分成两段工作,且有两种受力状态,当玻璃需要上升时,电机旋转驱动卷丝筒转动收紧上一段钢丝绳,使玻璃上升,上一段钢丝绳处于张紧状态,同时下段钢丝绳处于松弛状态回收到卷丝筒中;相反的,当玻璃下行时,下一段钢丝绳张紧受力,上一段钢丝绳处于松弛状态,钢丝绳在系统中形成一个闭环。
在升降器机构中,驱动玻璃升降运动的力的传递都由钢丝绳完成,钢丝绳需要保持较小的自由长度,以保证钢丝绳具有一个合理的张紧程度,达到一个合理的传动效率,并保证升降机构正常运行。但由于钢丝绳在工作中处于受力状态,升降器机构中的各个相对运动的部件在受力后会产生磨损,钢丝绳的自由长度会逐渐加大;或者升降器各个零件的制造误差也会导致钢丝绳的自由长度过大。当钢丝绳的自由长度过大后,电机驱动卷丝筒旋转需要收紧自由长度部分,这部分属于空行程,空行程过大产生的阻力不均导致运行异响,双导轨结构的升降器机构中的两个承载玻璃的滑块运行平行度发生变化,导致玻璃倾斜,严重时会出现玻璃上升困难的现象。
并且,在无框车门中,车门的上半部分没有像传统车门一样设置一圈门框和导槽,玻璃在向上运行的时候,没有受到传统车门导槽在X、Y方向的约束和支撑,玻璃需要由升降器来提供完全约束,保证玻璃在运行中一直与汽车侧围的胶条贴合,并在运行到顶后顺利进入汽车侧围上的顶槽。同时,当玻璃停留在行程中的任何位置时,滑块需要稳固地夹持玻璃,以保证在行车过程中玻璃保持平稳。如果升降器中的钢丝绳的自由长度过大,不能保证钢丝绳有效的张紧力,则玻璃无法与汽车侧围的胶条正确贴合,玻璃会出现抖动和异响声,并且导致玻璃无法达到有效的密封出现风噪或漏水等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丝绳张力自动调节装置及包含其的玻璃升降器,利用螺杆和螺母的螺接,以及限位组件限定螺杆只能沿轴向运动而不能旋转运动,同时螺母只能单向旋转而不能反向旋转,进而实现螺杆只能沿轴向作单方向运动;当钢丝绳张紧力不够时弹性件因软轴管的推力降低而推动螺杆朝向软轴管一端运动,同时带动螺母单向旋转,但当软轴管的推力大于弹性件的弹力时,因为螺杆的单向运动特性无法回缩,从而实现本装置对系统中钢丝绳的自由长度的自动消除吸收,以保证系统中钢丝绳的有效张力。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丝绳张力自动调节装置,包括:
螺杆、螺母、弹性件和外壳;
所述螺杆的一端与套设于钢丝绳外侧的软轴管抵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螺母和所述外壳;
所述螺杆设有用于穿设所述钢丝绳的同轴的通孔;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螺杆,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外壳;
所述螺母容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空腔;
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螺杆的外侧,且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螺接;
所述外壳与所述螺母的接触处设有限位组件,以限定所述螺杆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朝向所述软轴管一侧运动时所述螺母的单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7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开门机
- 下一篇:一种料门开合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