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U吸汗带吸水印刷的加工方法以及PU吸汗带和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77939.5 | 申请日: | 2019-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5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志强 |
| 主分类号: | A63B49/00 | 分类号: | A63B49/00;B32B3/24;B32B27/40;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汗带 吸水 大气孔 小气孔 吸汗 喷墨印刷方式 运动器械领域 手柄 印刷 多层结构 环保纳米 墨水颗粒 上下表面 压合装置 耐磨层 着色层 滚筒 刺针 发泡 防滑 色母 吸附 压合 织布 缠绕 加工 调控 | ||
1.一种PU吸汗带吸水印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步骤完成:
一、PU快速吸水面料的加工
(1)PU浆的浸透
通过输送带将水刺针织布输送到PU浆槽内,使PU浆槽内的PU浆浸透在水刺针织布的表面和底面;
(2)PU浆的压合
通过压合装置将浸透在水刺针织布上的PU浆滚动压合;
所述压合装置是由三组滚筒组连续排列构成,三组所述滚筒组分别为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所述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均是由一个上滚筒和一个下滚筒上下紧密排列构成;
所述水刺针织布在滚筒压合装置中的穿梭方式是:先通过第一轮上、下滚筒的中间,再经第二轮上滚筒上侧绕至第二轮上、下滚筒中间,再经第二轮下滚筒下侧绕至第三轮上滚筒上侧,最后经第三轮下滚筒下侧绕出;
上述的滚动压合由压合装置中的滚筒实现,具体过程是:所述第一轮上滚筒调整至浸透有PU浆的水刺针织布表面,在滚动过程中向下施压,将浸透在水刺针织布上的PU浆压实;同时所述第一轮下滚筒贴合在浸透有PU浆的水刺针织布的底面,将浸透在水刺针织布上的PU浆压均匀;再通过所述第二轮上、下滚筒和所述第三轮上、下滚筒连续均匀滚动压合;所述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上的上、下滚筒的转动方向根据所述水刺针织布的穿梭方式而定;
(3)后处理
通过烤箱一烘干后,进入水槽进行发泡,再经过烤箱二烘干,即得到PU快速吸水面料,用于后续喷墨印刷图案;
所述发泡使与第一轮上滚筒接触的一侧形成高密度的小气孔层,使与第一轮下滚筒接触的一侧形成大气孔层,所述小气孔层内的气孔体积小于所述大气孔层的气孔体积,所述小气孔层的气孔密度大于所述大气孔层的气孔密度;
二、喷墨印刷图案
印刷时,通过罗兰数码打印机将环保纳米级色母墨水以喷墨的方式从PU快速吸水面料带有小气孔层一侧打印,并使环保纳米级色母墨水颗粒吸附在PU快速吸水面料的小气孔层的底部,再迅速经烤箱在60-70℃烘干,使得环保纳米级色母墨水快速固化,制得PU吸汗带。
2.一种PU吸汗带,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U吸汗带吸水印刷的加工方法制得,其结构为:由上到下依次是耐磨层、着色层和大气孔层,所述耐磨层和着色层均为高密度小气孔层,所述着色层还含有环保纳米级色母墨水颗粒,所述耐磨层未含有环保纳米级色母墨水颗粒,所述着色层是从耐磨层一侧打印制得。
3.一种PU吸汗带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U吸汗带吸水印刷的加工方法制得的PU吸汗带,具备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所述的PU吸汗带用于缠绕球拍手柄;所述的缠绕是使PU吸汗带具有大气孔层的一侧朝向手柄表面,从手柄底部开始缠绕,缠绕第一圈后,接着缠绕第二圈,第二圈会覆盖第一圈的一部分,依次缠绕完整个球拍手柄,紧靠PU吸汗带覆盖手柄区域的手柄部分是挥发区;所述球拍是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网球拍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志强,未经赵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79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羽毛球拾取装置
- 下一篇:高尔夫球杆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