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密度测量仪的标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7777.5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1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文云超;李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鸿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9/24 | 分类号: | G01N9/24;G01N23/06;G01N23/083;G01N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518023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准极片 标定 密度测量仪 密度测量 标定面 光斑 密度机 射线源 射线 测量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密度测量仪的标定方法。该面密度测量仪的标定方法包括:(1)制作标准极片,所述标准极片表面上形成有已知面密度值的涂层,所述标准极片的直径大于待标定面密度测量仪射线源发出的射线所形成光斑的直径;(2)将所述标准极片置于所述射线源下方,以便使所述标准极片完全覆盖所述光斑;(3)利用所述待标定面密度测量仪测量所述标准极片的面密度,获得所述标准极片的面密度机测值;(4)根据所述面密度机测值与所述已知面密度值对所述待标定面密度测量仪进行标定。该标定方法可简便高效地对面密度测量仪进行标定,且具有准确性高、成本损耗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工艺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面密度测量仪的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涂布工段为保证涂膜准确性和一致性,需要使用面密度测量仪来测量极片表面涂膜的面密度。面密度测量仪可利用高压射线管产生射线穿透物质时的吸收、反散射效应实现无损非接触式测量薄膜类材料的面密度。该设备可放置于涂布机放卷后、涂布头前,测量待涂布基材的面密度;也可以放在烘箱外、收卷前,测量已烘干的极片面密度。
面密度测量仪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准确性标定,传统方法是在涂布机上连续生产可以包含工厂所有面密度范围的极片,人为制造面密度梯度,极片连续走带至面密度测量仪放射源探头正下方后停止,启动面密度测量仪扫描得到一系列面密度机测值,然后在放射源探头扫描的极片同一位置上冲孔取样使用高精度电子称称量面密度得到实测值,从而在设备测量面密度值与实际测量面密度值之间得到一个线性关系:y=kx+b(x为机测面密度值,y为实测面密度值),通过k、b值来补偿机测与实测面密度值之间的差异,实现测量的准确性。并且电池厂会定期对面密度测量仪的准确性会进行校验,方法与上述相似。
传统面密度测量仪校准方式优点在于同一张极片上多次冲孔测量面密度取平均值,准确性高,但是缺点是操作复杂,进行一次标定/校验需要4h以上,并报废10~20kg极片,而电池厂会针对不同面密度测量设备、不同浆料体系及单双面极片进行多次标定/校验,甚至会针对不同种类的集流体进行标定/校验,且由于射线放射源的衰减、老化,对于检测设备的标定/校验需要重复进行,一般周期为1~2年,由此产生的复杂交互作用导致大量产品报废,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目前市场正极活性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企业更需要从每一个细节降低成本,减轻负担。因而,现有的面密度测量仪标定方法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面密度测量仪的标定方法。该标定方法可简便高效地对面密度测量仪进行标定,且具有准确性高、成本损耗低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密度测量仪的标定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标定方法包括:(1)制作标准极片,所述标准极片表面上形成有已知面密度值的涂层,所述标准极片的直径大于待标定面密度测量仪射线源发出的射线所形成光斑的直径;(2)将所述标准极片置于所述射线源下方,以便使所述标准极片完全覆盖所述光斑;(3)利用所述待标定面密度测量仪测量所述标准极片的面密度,获得所述标准极片的面密度机测值;(4)根据所述面密度机测值与所述已知面密度值对所述待标定面密度测量仪进行标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面密度测量仪的标定方法,通过将标准极片置于待标定面密度测量仪射线源光斑下方,可以实现极片面密度的静态检测,直接从面密度测量仪上读取得到标准极片的机测面密度值,从而获得机测面密度值与极片面密度实测值(即“已知面密度值”)之间的关系,完成对面密度测量仪的标定。相对于传统面密度测量仪标定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减少面密度测量仪标定所需时间和人工成本,单次标定可控制在10min内完成,并只需一个工位。同时,该标定方法可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对设备稼动率无影响。另外,本发明的标定方法无需对标准极片进行冲孔取样,不会造成标准极片报废,成本损耗大大降低,且重复使用标准极片还可以避免人工取样误差,不受操作人员熟练度影响,标定准确显著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鸿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鸿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77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