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程归化模型的多投影面变形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7228.8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4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辛;杨爱明;姜本海;周翔;向巍;喻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5 | 分类号: | G01B11/25;G01B11/00;G01B11/16;G06F17/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高程 归化 模型 投影 变形 控制 方法 | ||
1.基于高程归化模型的多投影面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高程归化模型演算;
高程归化模型演算方法为:从工程设定的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度计算公式,推算得出该高程面上的测距边变形量计算公式;
在工程测量中,把测距边水平距离归算到工程设定的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度,其计算方法表示为公式(1):
公式(1)中,D为测距边水平距离;D0为D归算到工程设定的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度;Hp是工程设定的抵偿投影面高程;Hm是施工作业区段的平均高程;RA是测距边所在的法截线的曲率半径;
从公式(1)推算得出,将测距边投影到工程设定的高程面上有变形影响,即高程归化变形,其变形数值△S表示为公式(2):
步骤二:高程限差的确定;
根据高程归化变形量的限值,进一步确定投影面之间的高程限差值;
通过公式(2)的推算,将高程归化变形△S控制在相关规范或工程要求的数值Y以内,则工程的高程限差值为Y×RA;
步骤三:根据工程设定的抵偿投影面与施工作业区段的平均高程差值情况开展施工放样工作,包括如下情况:
(1)高程限差内的投影面设置;
当│Hp-Hm│≤Y×RA时,在工程设定的抵偿投影面Hp上开展施工放样工作;
(2)单个过渡投影面的设置;
当Y×RA│Hp-Hm│≤2×Y×RA时,将Hp与Hm的平均值H0作为新的过渡投影面的高程值,再将放样参数投影到H0投影面上开展施工放样工作,其中,H0的计算方法表示为公式(3):
(3)多个过渡投影面的设置;
当│Hp-Hm│2×Y×RA时,设置多个过渡投影面H1、H2……Hn,其中数值n的计算方法表示为公式(4):
公式(4)中,n值是向上取整数;n值求取后,按如下情况分别求取H1、H2……Hn:
①当Hp≤Hm时,Hn的计算方法表示为公式(5):
Hn=Hp+(2n-1)×Y×RA (5)
②当HpHm时,Hn的计算方法表示为公式(6):
Hn=Hp-(2n-1)×Y×RA (6)
其中,最后一个新投影面Hn与Hm的差值小于或等于Y×RA;再按区段将放样参数分别投影到n个投影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72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单双目混合测量的三维点云计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恒温三维扫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