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分离塔珠光砂抽吸装置、监测系统及检修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76996.1 | 申请日: | 2019-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6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莹 |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44;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丁彦峰;贺亚明 |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分离 珠光 抽吸 装置 监测 系统 检修 方法 | ||
一种空气分离塔珠光砂抽吸装置、监测系统及检修方法,阀体连接排砂口和管道泵,管道泵连接输入导流管,输入导流管连接纱网袋,阀体和管道泵控制空气分离塔的珠光砂经输入导流管流入纱网袋;纱网袋配置泄流平台,纱网袋连接输出导流管,分装台内部设有分装袋,输出导流管连通分装袋,纱网袋内部的珠光砂经输出导流管进入分装袋;塔顶监测装置监测空气分离塔内珠光砂跟随液氧膨胀爆炸前产生的次声波;塔壁监测装置监测空气分离塔内重物跌落及设备故障产生振动并根据振动进行珠光砂跟随液氧膨胀爆炸预警;平行度监测装置监测空气分离塔内的精馏塔与空气分离塔塔壁的平行度;超声波测漏装置监测空气分离塔内部的气体泄漏位置。快速检修,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空气分离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分离塔珠光砂抽吸装置、监测系统及检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系统中工业气体分离采用的低温空气分离技术。就是将空气降温至-186℃左右,氧气液化成为液态进而与氮气分离。这样的空分系统有大量的装置需要处于低温冷箱内,并由大量的泡沫保温材料珠光砂进行包裹,以维持空分系统温度的恒定。这样的空分系统成为空气分离塔,简称“空分塔”,也叫做空分冷箱。一旦空分塔发生内部泄漏,就需要对整个空分塔进行“珠光砂抽吸与装填作业”。通常一台空分塔内有1万至2万立方米的珠光砂,装袋12万袋至25万袋之间,抽吸装袋作业耗时耗力,安全风险大,环境粉尘污染严重。
传统的珠光砂清除主要分为“手动装袋”和“自动化设备装袋”两种。手动装袋,需要数十人连续装袋十余天,效率极其低下。同时作业人员还要面对“砂暴”的人身安全风险,粉尘环境污染,残余氮气窒息危险等。自动化设备装袋,设备庞大,不能多点作业。由于只有一个装填口,十余万袋的装填量严重影响施工效率。除了环境友好无粉尘外,效率其实不及手动装袋。现有的两项技术都存在效率低下问题。现在的空分系统每停用一天,由于下游工厂生产的连续性需求,其液氧购置费用需要每天50万元至150万元,因此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提高效率、尽力缩短施工时间是最关键的技术优势。
传统技术中,空分塔内部泄漏检修流程(空分塔有大有小,如下是粗略的估计)如下:
1.1.停机、加温。1天。其作用是:将-186℃的珠光砂加热至常温。
1.2.珠光砂抽吸10至15天。此步骤主要有“自动抽吸机械装袋”和“人工扒砂手动装袋”两种,时间相差不多。
1.3.空分塔内部搭脚手架,1天。
1.4.找漏点,0.5天。
1.5.内部焊接漏点,0.5天。
1.6.全空分塔内部百余根管道用肥皂水喷淋试漏,0.5天。
1.7.拆架子1天。
1.8.装珠光砂2天。
按照常规工艺,完成一个检修,每天15小时,需要20天左右(空分塔不同,时间有较大偏差,通常15至35天)。
传统抽吸技术方案A:用一台全自动抽吸机,抽吸机内有一套完整的“分离—过滤—除尘—装袋”装置。其中除尘工艺需要多组除尘袋交替操作,设备庞大,操作繁杂,设备故障率高。传统抽吸技术方案B:从排砂口,每一次排出少量珠光砂到一个围挡的“小院”内。小院内有数十人手动将珠光砂装到袋子里。此操作效率高,但是由于人员直接接触珠光砂,砂暴发生时,这些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莹,未经黄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69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