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脚板薯极早熟优质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4455.5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7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唐可兰;刘志华;李健生;高帅;孙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蔬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舒欣 |
地址: | 421005 湖南省衡***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板薯 优质栽培 早熟 合理密植 水肥管理 外观形状 扁块形 传统的 分叉形 施基肥 采收 种薯 移栽 整地 播种 栽培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脚板薯极早熟优质栽培方法,从种薯选择、播种条件、保护地移栽,合理密植、整地施基肥、水肥管理及采收时间等方面进行栽培优化,在确保亩产量不减少的前提下,显著改善脚板薯的外观形状,由传统的多分叉形改变为长扁块形,并提早脚板薯上市90天,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脚板薯极早熟优质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脚板薯,学名叫扁山药,在类植物分学上属薯蓣科薯蓣属,为多年生草本蔓生植物,湖南、江西省地方品种,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均广泛栽培。
传统脚板薯栽培上市晚,且薯块的形状不规整,商品性不佳,影响了脚板薯的产业化发展。传统栽培方案一般是4月份播种移栽,11月份采收,收获期晚,且薯块形状不整齐,多分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脚板薯上市晚,影响产品的销售价格;薯块形状不规则,影响产品的商品性、包装与运输,最终影响脚板薯产业的发展的缺陷,提供一种脚板薯极早熟优质栽培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脚板薯极早熟优质栽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种薯选择
选用未发生病虫害,个体新鲜色亮,无畸形色斑,块茎大小适中的种薯作种,切块,用多菌灵浸种或喷洒,再拌草木灰或石灰,晾晒1~2天后即可播种;进一步的S1中将种薯切成100~200g/块的大块,每亩用种量200~400㎏。
种块切好后,用50%多菌灵粉剂稀释800倍浸种或喷洒,再拌草木灰或石灰可防腐,晾晒1~2天后即可播种。
S2:播种
2月下旬开始播种,播种在大棚或中小棚保护地条件下进行,播种时先将种薯集中平播于苗床,播种深度为5~7cm,播后再覆盖地膜;
S3:保护地移栽,合理密植
3月中下旬,待芽长达0.5±0.2cm时,移栽至大田,定植后,覆盖地膜或小拱棚进行保温升温;定植时先打好定形洞,移栽前先用稻草把定形洞填满,再在稻草上盖细土,再把种薯栽在定形洞的上方;优选的,定植密度以2000株/667m2左右为宜。优选2000±150株/667m2。定植后,为促进脚板薯早发快发,宜覆盖地膜或小拱棚进行保温升温。定形洞的深度50±5㎝,洞截面为圆形,真径为12±2㎝,稻草上细土的厚度为3~9cm。
S4:整地施基肥
前作收获后,施优质有机肥或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深翻40~50cm;播种前10~15天,施磷肥、硫酸钾和碳酸氢铵,优选的施肥量为硫酸钾20kg左右、碳酸氢铵30kg左右,深翻30~40cm,耙细整平,做高垄,垄高30±5cm,垄宽70~90cm,垄沟宽30~40cm;优选的,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3000±200kg或充分腐熟的人粪尿2000kg±200kg;
S5 :及时施追肥
进入茎叶旺长期后,可利用雨天施尿素,块茎膨大期施入三元复合肥,或株施已发酵好的饼肥;优选的,尿素的施肥量为667m2撒施尿素3~4㎏,三元复合肥的50~60㎏,或株施已发酵好的饼肥0.05㎏左右。
S6:水份管理
种块播种后,为提高发芽率,尽快出苗,需保持土壤墒情,春旱应适当浇水,茎叶生长前期,只需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即可,茎叶旺长期,正值高温干旱,叶片蒸腾量大,需于傍晚灌水,并待其渗透后适时排水,块茎膨大期,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块茎膨大;
S7:提早采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蔬菜研究所,未经衡阳市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4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效控制蛞蝓对三七种苗危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