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运补费监控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3176.7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9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韩;李焕;范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鼎汉奇辉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7B15/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处理单元 重量检测单元 扫描单元 监控管理系统 始发站 乘车里程 输出单元 终点站 超重 旅客 车票 传送 打印模板 打印模式 旅客携带 数据信息 铁路货物 信息计算 种类信息 重量信息 自动生成 运价率 称量 三联 打印 票据 扫描 核算 携带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运补费监控管理系统,包括:用于称量旅客携带的物品的重量信息的重量检测单元,所述重量检测单元同时检测该物品的种类;用于扫描旅客的车票获取车票的始发站信息、车次信息和终点站信息的扫描单元,所述扫描单元根据始发站信息和终点站信息计算旅客的乘车里程数;接收所述重量检测单元和扫描单元传送的数据信息的中心处理单元,所述中心处理单元根据乘车里程数、物品的重量、种类信息以及铁路货物运价率表核算携带的物品是否超重,如果超重计算旅客的补费金额;接收所述中心处理单元传送的补费金额的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采用打印模式自动生成打印模板将补费信息至少打印出三联票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运监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运补费监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客杂补费环节,一直以来采用的是手动对物品进行称重,手动计算旅客需要补交的费用。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大大增加了工作难度,同时也耽误旅客的时间,非常不方便。由于客运的工作人员要根据旅客的同行人数、行李件数、行李种类等手动计算出补费金额,增加了工作难度,同时耽误了旅客的时间。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运补费监控管理系统,具体包括:用于称量旅客携带的物品的重量信息的重量检测单元,所述重量检测单元同时检测该物品的种类;
用于扫描旅客的车票获取车票的始发站信息、车次信息和终点站信息的扫描单元,所述扫描单元根据始发站信息和终点站信息计算旅客的乘车里程数;
接收所述重量检测单元和扫描单元传送的数据信息的中心处理单元,所述中心处理单元根据乘车里程数、物品的重量、种类信息以及铁路货物运价率表核算携带的物品是否超重,如果超重计算旅客的补费金额;
接收所述中心处理单元传送的补费金额的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采用打印模式自动生成打印模板将补费信息至少打印出三联票据。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处理单元在核算旅客携带的物品是否超重时根据旅客是否具有同行旅客进行核算,其中同行旅客包括成人和儿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客运补费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首先对旅客携带的物品进行称重根据旅客的乘车线路计算旅客携带的物品是否超重,并且采用运价率计算旅客的补费金额,该控制系统基于压力传感器、QR Code解析等技术实现对旅客超重携带品补收金额的智能计算,该系统对旅客的乘车信息行李自动称重、计算无需手动录入、一扫完成,整个过程可在几秒内轻松完成,同时可按需求自动生成客杂补费统计报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客运补费监控管理系统,包括重量检测单元、扫描单元、中心处理单元和输出单元。其中重量检测单元用于称量旅客携带的物品的重量信息,所述重量检测单元同时检测该物品的种类。扫描单元将旅客的车票放在扫票区,系统识别出车票的始发站、票号、车次、到站等信息。同时扫描单元根据始发站信息和终点站信息计算旅客的乘车里程数。中心处理单元接收重量检测单元和扫描单元传送的数据信息根据乘车里程数、物品的重量、种类信息以及铁路货物运价率表核算携带的物品是否超重,如果超重计算旅客的补费金额。所述输出单元接收中心处理单元传送的补费金额,自动生成打印模板、外连针式打印机,将补费信息打印三联据,留作凭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鼎汉奇辉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辽宁鼎汉奇辉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3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上互促销售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服务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