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丝氨酸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71089.8 | 申请日: | 2019-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 发明(设计)人: | 房祥雨;胡文娜;刘伟;郭本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327;G01N27/48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 地址: | 23303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丝氨酸 分子印迹传感器 制备 传感器 饱和甘汞电极 金电极表面 三电极体系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 功能单体 聚合物膜 邻苯二胺 模板分子 线性关系 新型分子 有机反应 有机合成 灵敏度 铂电极 金电极 洗脱剂 重现性 检测 氨基酸 印迹 可用 洗脱 应用 | ||
1.一种L-丝氨酸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L-丝氨酸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借助两者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在三电极体系下,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金电极表面形成自组装聚合物膜,用洗脱剂洗脱后即可制得L-丝氨酸分子印迹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丝氨酸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将活化预处理后的金电极放入3.0×10-4mol/L的L-丝氨酸和1.0×10-2mol/L邻苯二胺混合溶液(V/V,1:1)中浸泡自组装2h,用去离子水冲洗后,在三电极体系下,在-1.0~1.0V电位范围内,扫描速度为100mV/s,运用循环伏安法扫描30圈,在磷酸缓冲溶液(pH=7.0)中,使邻苯二胺电聚合成膜,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后,用V(乙醇):V(乙酸)=1:1洗脱剂洗脱30min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丝氨酸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电极活化预处理方法:将金电极在湿润的金相砂纸上抛光成镜面,浸入V(浓硫酸):V(30%H2O2)=3:1热的混合溶液中清洗10min,再依次用50%HNO3溶液、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清洗电极,超声5min后,在0.5mol/L硫酸溶液中,于-1.0~1.0V电位范围内扫描50圈(扫描速度为50mV/s),进行循环伏安电化学处理,直到获得稳定的电流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所述的一种L-丝氨酸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电极体系是由金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和铂电极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所述的一种L-丝氨酸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印迹传感器可用于对L-丝氨酸的识别与检测,对L-丝氨酸浓度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0×10-6~8.0×10-5mol/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L-丝氨酸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印迹传感器是以铁氰化钾混合溶液为电活性探针,通过测定其电荷传递反应在识别过程中的电流变化,实现对L-丝氨酸的间接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学院,未经蚌埠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10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