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床的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0923.1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2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G05B1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范胜杰;王立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摇摆 车削加工 控制装置 刀具 机床 条件计算 指令 指令生成部 加工路径 螺纹切削 相对移动 移动指令 错位量 加法器 进刀量 切碎 碎屑 相加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床的控制装置,不依赖于螺纹切削的加工方法而能够切碎碎屑。该机床的控制装置具备:摇摆条件计算部,其根据来自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刀具的上次的加工路径的向工件的直径方向的进刀量以及向工件的圆周方向的错位量,计算能够切碎由于车削加工而产生的碎屑的摇摆振幅以及摇摆方向;摇摆指令生成部,其根据摇摆条件计算部计算出的摇摆振幅以及摇摆方向,生成使工件和刀具相对摇摆的摇摆指令;以及加法器,其将为了进行上述工件的车削加工而使工件和刀具相对移动的移动指令与摇摆指令相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螺纹加工的机床的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切削螺纹时能够有效地进行碎屑的切碎的机床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各种方法来执行螺纹加工。例如,使用具备了多个轴的机床来协调多个轴地进行螺纹加工的情况较多。这种螺纹加工通过螺旋状地车削加工圆柱状的工件表面来实现。在圆柱状的工件的表面重复该车削加工,从而最终形成图4那样的充分深的螺纹沟10,作为整体而完成螺纹12的加工。
图5表示车削加工过程中的状态。如图5中的P所示,通过以切削刀具16在工件14上的预定轨迹10a(螺纹沟10的位置)上多次切削,来进行针对工件14的螺纹沟10的切削。图5是刚刚开始切削的状态,螺纹沟10还是较浅的状态。通过多次重复切削形成较深的螺纹沟10(参照图4)并完成最终的螺纹12。另外,如图5所示,轨迹10a也存在于工件14的背面,为了容易理解背面的轨迹10a,用虚线来表示。另外,图5中,根据其性质,为了方便而用与螺纹沟10相同的线来表示轨迹10a。
图5中,工件14被安装在主轴18上并进行旋转。如用包围主轴18的圆形的箭头C所示那样进行旋转。这里将用箭头C表示的旋转坐标轴称为C轴。即,C轴是表示围绕主轴的角度的角度坐标。
切削刀具16在旋转中的工件14的表面的轨迹10a上进行移动时,切削加工螺纹沟10。因此,切削刀具16与工件14的C轴方向的旋转同步,并且需要沿着工件14的长度方向的坐标轴即Z轴(参照图5)进行移动。箭头Z表示Z坐标轴(以下称为Z轴)的方向。
通过这种Z轴方向切削刀具16的移动,所谓螺旋状的螺纹沟10被切削而形成螺纹12。如果切削刀具16的Z轴方向的移动较快,则螺纹10描绘更陡峭的螺旋,当切削刀具16的Z轴方向的移动较慢时,螺纹10描绘更加平缓的螺旋。
如上所述,多次进行切削,最初形成较浅的螺纹沟10,每次重复切割多次时,形成更深的螺纹沟10。即,控制切削刀具16按照各切削的次数慢慢地在与工件14的表面垂直的方向的X坐标轴(参照图5)方向进行移动,慢慢地在较深的位置对工件14进行切削。箭头X表示X坐标轴(以下称为X轴)的方向。通过这样的控制,最终完成图4所示的螺纹12。
即使在这样的螺纹加工中,也需要适当地进行碎屑的切碎处理。为此提出了各种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技术,在通过多次进刀加工进行螺纹加工的装置中,针对驱动轴的移动重叠振动,在各个进刀加工中错开振动相位偏移量。根据该装置,按照每个切口适当地调整振动的相位,从而能够切碎因振动造成的碎屑。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以下装置,该装置具备:使得在工件的直径方向往返振动的单元;以及振动设定单元,其设定伴随着往返振动的各个进刀加工时的振动模式,使得在预定的进刀加工时的切削加工部分中部分地包括其他进刀加工造成的切削完毕的部分。记载了通过这样的直径方向的摇摆来切碎切削中的碎屑。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516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056526号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09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