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透气针织床单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0805.0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8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慰来;钟斌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6;B32B27/12;B32B9/02;B32B9/04;B32B27/40;B32B27/30;B32B23/02;B32B23/08;B32B7/12;B32B33/00;D04B21/08;D04H1/438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胶 涤纶纤维层 混纺纤维层 聚偏氟乙烯 共混膜 聚氨酯 满穿 制作工艺 防水透气 热压胶合 经编 梳栉 针织 半消光涤纶丝 涤纶低弹丝 涤纶纤维纱 吸湿透气 胶固定 湿固化 成棉 床体 亲肤 柔软 阻水 制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透气针织床单及其制作工艺,柔软亲肤,吸湿透气,同时高效阻水,能有效防止水进入床体,实用性强。聚氨酯‑聚偏氟乙烯共混膜与涤纶纤维层通过湿固化胶固定在一起;聚氨酯‑聚偏氟乙烯共混膜与棉/粘胶混纺纤维层通过热压胶合固定在一起;棉/粘胶混纺纤维层的组织为双梳栉满穿经编组织;涤纶纤维层的组织为双梳栉满穿经编组织,前梳满穿涤纶低弹丝,后梳满穿半消光涤纶丝。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涤纶纤维纱进行处理后纺织成涤纶纤维层;制作聚氨酯‑聚偏氟乙烯共混膜,并将其和涤纶纤维层固定在一起;棉和粘胶进行处理后纺织成棉/粘胶混纺纤维层;将聚氨酯‑聚偏氟乙烯共混膜与棉/粘胶混纺纤维层进行热压胶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透气针织床单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床品面料大都是采用机织方法生产,原料以纯棉、涤棉、亚麻、化纤、真丝等为主,组织结构多采用平纹、斜纹、缎纹等。
随着人们对床品面料柔软舒适性、亲肤性等要求的提高,针织面料因其特有的柔软舒适性逐步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目前,国外在针织床品面料的开发技术方面领先于国内,其应用相对国内也比较广泛。从整个消费人群来看,婴幼儿针织床品应用较成人床品应用广泛。随着机械制造技术和产品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需求和品质的提升,针织床品面料的开发和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而目前针织床单防水透气性能仍需要进行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防水透气针织床单及其制作工艺,不仅柔软亲肤,而且吸湿透气,同时高效阻水,能有效防止水进入床体,实用性强。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透气针织床单,其特征在于:包括棉/粘胶混纺纤维层、聚氨酯-聚偏氟乙烯共混膜和涤纶纤维层;聚氨酯-聚偏氟乙烯共混膜设置于棉/粘胶混纺纤维层和涤纶纤维层之间;聚氨酯-聚偏氟乙烯共混膜与涤纶纤维层通过湿固化胶固定在一起;聚氨酯-聚偏氟乙烯共混膜与棉/粘胶混纺纤维层通过热压胶合固定在一起;涤纶纤维层的组织为双梳栉满穿经编组织,前梳满穿涤纶低弹丝,后梳满穿半消光涤纶丝。
本发明所述的棉/粘胶混纺纤维层采用42S/3的棉纱,350D/3的粘胶纤维。
本发明所述的棉/粘胶混纺纤维层的组织的垫纱运动为GB1:1-0/3-4//;GB2:1-0/0-1//。
本发明所述的涤纶纤维层采用76dtex/24f半消光涤纶和76dtex/24f涤纶低弹丝。
本发明所述的涤纶纤维层的组织的垫纱运动为GB1:1-0/6-7//;GB2:1-0/1-2//。
本发明所述的聚氨酯-聚偏氟乙烯共混膜的膜面呈半透明状。
本发明所述的棉/粘胶混纺纤维层的组织为双梳栉满穿经编组织。
一种权利要求防水透气针织床单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涤纶纤维纱进行处理,并且纺织成涤纶纤维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整经:采用分段整经将经编机一把梳栉用的全部纱线分成几份,卷绕成狭幅的分段经轴,再将分段经轴组装成经编机用的整根经轴,供经编机使用;
(2)编织:在两梳高速经编机上进行编织;
(3)后整理:水洗→染色→整理→烘干→拉幅定型,制成涤纶纤维层;
步骤二、制作聚氨酯-聚偏氟乙烯共混膜,并将聚氨酯-聚偏氟乙烯共混膜和涤纶纤维层固定在一起;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纺丝溶液制备:以二甲基甲酰胺和丙酮的混合溶剂分别制备聚氨酯纺丝溶液和聚偏氟乙烯纺丝溶液,然后将聚氨酯纺丝溶液和聚偏氟乙烯纺丝溶液共混,共混后,加热搅拌至充分溶解,制得聚氨酯-聚偏氟乙烯纺丝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0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垫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防辐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