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空化的纳尺度薄膜孔制备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0000.6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8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沙菁㛃;张志诚;陈云飞;傅方舟;孙倩怡;司伟;章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马严龙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诱导 尺度 薄膜 制备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空化的纳尺度薄膜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精度移动平台(1),高精度移动平台(1)上设有大容器(2),所述大容器(2)内设置有悬空的载物支架平台(4),载物支架平台(4)上安装有上部开口的小容器(5),所述小容器(5)的底部和载物支架平台(4)均开设有孔,小容器(5)的底面与载物支架平台(4)贴合,小容器(5)的孔与载物支架平台(4)的孔处于贯通状态,小容器(5)的孔与载物支架平台(4)的孔内嵌有橡胶垫圈(8),所述橡胶垫圈(8)的中心也开设有孔,橡胶垫圈(8)的孔内设有二维材料薄膜芯片(9),所述二维材料薄膜芯片(9)上可产生空化泡(10);所述小容器(5)的开口覆盖有高透玻璃(7),高透玻璃(7)上部具有透镜组(12)和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射出激光束(11),激光束(11)穿过透镜组(12)聚焦于二维材料薄膜芯片(9);所述大容器(2)内盛有高浓度盐溶液(3),大容器(2)内的高浓度盐溶液(3)漫过二维材料薄膜芯片(9)的高度,所述小容器(5)内盛有低浓度盐溶液(6);所述高浓度盐溶液(3)内设有正电极, 低浓度盐溶液(6)内设置有负电极,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具有线路,线路上具有膜片钳电流放大器(13)和电源(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空化的纳尺度薄膜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材料薄膜芯片(9)采用SiNx薄膜、石墨烯薄膜或MoS2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空化的纳尺度薄膜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浓度盐溶液(3)为1M KCl溶液,所述低浓度盐溶液(6)为0.1M KCl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空化的纳尺度薄膜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浓度盐溶液(6)的液面高度紧贴高透玻璃(7)。
5.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空化的纳尺度薄膜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打开电源(14),通过正电极和负电极向溶液中施加电压,同时利用膜片钳电流放大器检测导通电流;
步骤二:将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11)分别通过透镜组(12)和高透玻璃(7)聚焦在二维材料薄膜芯片(9)上,诱导空化泡(10)形成并不断生长;
步骤三:当空化泡(10)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发生溃灭,从而产生辐射冲击波和高速微射流;
步骤四:产生的辐射冲击波和高速微射流不断冲击二维材料薄膜芯片(9),使二维材料薄膜芯片(9)被破坏产生纳米孔;
步骤五:由于二维材料薄膜芯片(9)上产生的纳米孔,使高浓度盐溶液(3)与低浓度溶液(6)之间通过纳米孔导通,产生离子电流,膜片钳电流放大器检测到电流变大,即判断孔已生成,激光发射器停止发射激光束(11);
步骤六:将二维材料薄膜芯片(9)取出,即可得到制有纳米孔的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空化的纳尺度薄膜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步骤五后,控制高精度移动平台(1)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再次进行步骤二至步骤五可在二维材料薄膜芯片(9)的其他位置制备另一个纳米孔,重复以上过程,可在短时间内得到阵列纳米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00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